自從梁芙晴離開了瑞興國際之後,沉寂了一段時間。但她是個不甘寂寞的女人,很快她就在熊應琿那兒謀到了董事長秘書的職位。
由於梁芙晴左右逢源的技術爐火純青,再加上本身美豔非凡,來到普利集團後,一樣也得到了熊應琿的垂青。
因為站在董事長秘書的這個位置上,梁芙晴可謂“眼觀八路耳聽四方”,佔盡資源方面的優勢。
普利集團以投資事務為主,又背靠曼倫資本,所以和眾多投資機構都有來往,特別是公募、私募的各大機構。
很多基金經理想與熊應琿洽談事務,第一關都要透過樑芙晴。漸漸地,因為梁芙晴的美貌,使她當之無愧地成為“私募第一美”,而聲名鵲起。
這也引來了更多的尋奇獵豔者,加上樑芙晴天生來者不拒的性格,以及八面玲瓏的個性,讓所有和梁芙晴接觸過的人總是心癢難耐。
俗話說“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越得不到越想得到”。梁芙晴從來不對任何一個基金經理就範,她能很好地把握這個度,弄得很多人耐著性子,不斷地獻各種殷勤。
現在這個時代給人送東西,有時候顯得有些過時。而給女孩子送禮有時可能還不到火候,反而可能適得其反。而送錢又顯得過於明目和俗氣。
於是,很多基金經理,透過自己手上的權利,幾乎不約而同地每天都會告知梁芙晴一隻待漲的股票,以期能夠博得美人一笑。
起初,梁芙晴並不為意,總是一笑而過。漸漸地她發現,這些基金經理告訴她的股票,第二天幾乎清一色地就漲停了。
梁芙晴是個精明的女人,於是每次都試著買上一點,久而久之算下來,自己似乎也有不錯的收益。
梁芙晴不是一個容易滿足的人,她尋思著如何利用自己這方面的資源獲取最大化的收益?
經過冥思苦想,梁芙晴終於想出了一個獨特的“商業模式”,她覺得有必要向熊應琿建議,成立這樣的一家公司進行運作。
這天,梁芙晴來到了熊應琿的辦公室。
事實上,儘管明面上熊應琿和梁芙晴一個是董事長,一個是秘書,但早在收購瑞興國際的時候,他們其實就認識了。因此,梁芙晴在熊應琿面前並不拘謹,甚至還有點老朋友的味道。
梁芙晴往熊應琿大班桌前的椅子上隨意一坐,有點嗲聲嗲氣地說道:“熊總,別總那麼忙啦。我有一個想法想跟你探討探討,有空嗎?”
熊應琿這時正在看一份報告,頭略微抬了一下,放下報告,說道:“沒事,你說。”
梁芙晴略加思索道:“我這裡不是有很多股票方面的資源嘛?咱們是不是可以成立家公司,充分利用這些資訊資源,以獲取更大的收益。”
“這個,怎麼說?”熊應琿略顯疑惑道。
“我這裡經常有基金經理給我透露股票資訊,一般一透露完,第二天必漲停。我們可以成立一支客服團隊,用這些資訊不斷免費為股民服務,建立起信任感,然後我們自己操作一隻股票,等漲得差不多了,叫這些股民來接盤,我們不就可以穩賺一塊利潤嗎?”
熊應琿沒想到還能用這種方式賺錢,儘管這種模式有點上不了檯面,但對於熊應琿這種眼裡只有“利”字的人來講,似乎其他的都可以忽略掉。
“這個模式不錯!公司不用特意成立了,我下面剛好有家公司是做投資諮詢的,我們就用那家公司得了”熊應琿很爽快地說道。
“熊總,畢竟這個資源是我這邊來的,就是分成的事,你看怎樣規劃好?”梁芙晴見熊應琿同意了,於是就提到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
熊應琿沉吟了下,說道:“人員工資、場地費用都我這邊出,你也過去當負責人吧,到時候出績效,你就抽40%走吧。”
這個利潤分成梁芙晴還算滿意,畢竟自己做的都是無本生意。
就這樣,梁芙晴開始身兼兩職,她不僅是熊應琿的秘書,而且還是夏港匯銀投資諮詢有限公司的總經理。
好在這兩個地方都在金融街內,梁芙晴並不覺得現在與以往有多大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