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徐㵆出掉鴻凱電子後,股價延續了一段低迷時期。
這段時間,杜加每天都會在相對低位處,少量地買入一些倉位。
由於成交量萎縮得很嚴重,杜加知道,這種走勢不會維持太久,原主力隨時都會返身進場。
這天早盤,鴻凱電子集合競價成交寥寥無幾,開盤以昨收盤價開盤。開盤後股價即順勢下衝,似乎跌勢非常犀利。
眼看股價即將創出新低,但股價就此在這附近開始盤整,隨後又震盪上行,分時成交有相對明顯放大的跡象。
結合近期股價一直圍繞10均線震盪,且10日均線明顯有開始走平的跡象,杜加判斷鴻凱電子隨時都會返身向上。
杜加不再猶豫,隨即把剩下的資金全部買入了鴻凱電子。當天股價小幅上漲,以光頭小陽線報收。
第二天,鴻凱電子早盤即開始強勁震盪攀升,一度上漲到5%左右,但此後全天震盪盤落,終盤竟把當天的所有漲幅抹掉,全天收出一根難看的倒“T”字型K線。
此後幾天,盤面變化大同小異,弄得持倉者人心惶惶。
但是,杜加敏銳地發現,這幾天的成交量卻出現逐級放大的跡象。他意識到,這應該是主力在低位再次吸納。
如此折騰了數日,10日均線與30日均線開始出現“金叉”,但股價未能創出新高。這顯然是比較明確的“底背離”狀態,股價隨時都將向上突破。
杜加看在眼裡,痛在心上。因為他已經把子彈全都打出去了,現在沒有更多的資金可再用來加倉。
資金困擾是杜加目前最緊迫的問題,但這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解決的事。他必須快速成長,以抗擊來自各方面可能的打擊。
第二天,鴻凱電子略微跳空高開,形成單邊上漲的態勢,午市收盤前直接封在漲停板之上。
第三天,鴻凱電子大幅高開,但全天出現震盪盤跌的走勢,成交量巨幅放大,收出一根極其難看的中陰線。
一般人看到這種情況,一定會大呼“主力出貨了”。但是杜加分析後認為,放量總體屬於底部放量,大幅收陰是主力藉助短期獲利盤的回吐,順勢洗盤的結果,後市股價仍將向上拓展空間。
果然,經過兩三天的整理,短期K線形成上升三角形整理的形態。此後,股價再次放量向上突破,創出新高。
正當市場如火如荼的時候,徐㵆也發現了鴻凱電子的異動。此時他心裡如打碎了的醋瓶,五味雜陳。
他知道自己之前是徹底被耍了。但是透過這次教訓,他也對這隻股瞭解了很多,也算是學費沒白交。
徐㵆覺得,即使現在走勢這樣強勁,但是比起當初自己被打壓時的價格,還是要低得多。既然之前主力沒有出貨意圖,那麼現在這個價位介入就是安全的。
於是,徐㵆選擇股價在每次回檔時介入。經過上次的教訓,這次他操作得異常小心,盤面沒有出現太大的波瀾。
鴻凱電子經過短期的強勁走勢之後,盤面重新恢復不溫不火的盤升走勢。顯然,鴻凱電子這樣的股性,應該就是操盤手本身的個性了。
懂得這一點非常重要,它能夠讓我們透過這種個性特徵,把握股價波動的規律性,有利於降低操盤風險。
杜加同樣發現了這點,他覺得耐心持有該股,應該會有不錯的回報。
但是有一個現實的問題擺在杜加面前,他需要快速積累原始資本。
於是,杜加不得不忍痛割愛。他在相對高位出掉了一半的倉位,打算用另外一半的倉位打短線。
這個想法和當初炒股大賽時的策略不謀而合。實踐證明,這種長短結合的操盤模式是獲利效率與風險配比最好的一種模式。
杜加重新調整了“玄元演算法”模型的引數,使其更能用來預測三天以內行情的走勢。 由於目前市場上市公司達到三千家左右,杜加現在還無法利用程式來量化,這給杜加增加了不小的麻煩。
他決定透過財務指標的選擇,來縮小篩選範圍。
既然投機是建立在價值投資的基礎上,杜加決定只做經營性現金流為正的上市公司。 然後,杜加又剔除了行業方面的資料,只做大消費類的股票。
這樣,經過一番操作,股票數量得到大大的縮減。然後,透過“玄元演算法”模型,就能夠快速測算出符合預期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