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肉只是尋常技法,盧娘子選的是片刀。
片刀過手,起承轉合間,從一方臘肉上切取了其中一小塊,很快刀鋒過影,一寸寬,三寸長的條肉就在盧娘子手中化做了片狀。
只是顧七注意到,盧娘子在片肉的過程中,有過兩次停頓,詫一看只當是盧娘子手生,出了錯;
再仔細一看卻見是盧娘子將這三寸長的條肉分作了三份來切。
其中第一部分的肉片只能算薄厚有度,等到中間部分的肉片則乾脆只有第之前的二分之一厚度,再到第三部分,盧娘子的刀鋒落處比之剛剛卻更為細密,快的幾乎看不清手法。
片刻後,盧娘子取了其中三片臘肉遞送到顧七面前:“東家看看,哪種得用些?”
只見同樣長寬的臘肉片,第一片的厚度是三枚銅錢的厚度,第二片的厚度則約是一枚銅錢的厚度,至於第三片,若非其上隱隱還能見其肌理,便是和紙張也沒太多差別。
再看案板上,三塊區域的臘肉片魏晉分明;唯一的相似之處,則是每一塊區域內的臘肉片薄厚大小皆是一模一樣,分毫不差。
盧娘子的刀工比顧七原本預計的更好。
可惜四海商市走的是便利店模式,熟食區的熟食以取巧,新鮮,方便,實惠為主,以盧娘子的刀工水平用在這上頭,多少有點大材小用的意思。
不過,來日方長,如今麓山郡百廢待興,且是一切皆有可能的時候,若是雙方合作愉快,往後自然也有盧娘子可以發揮的時候。
......
最終顧七選了第二片,約莫一枚銅錢厚度的臘肉片,問盧娘子:“你帶來的那小徒弟刀工如何?”
“東家是說的慶一?慶一是奴家外子從前帶在手邊的小徒弟,年紀不大,手腳倒是勤快,尋常理菜備菜都能做得,刀工只算尋常。
不過東家若需要他幫廚,奴家明日教教他便是,廢不了多少時間。”
顧七點點頭道:“那就依著這個厚度來切,除了你的那小徒弟,明日得空你從後院幫工裡再選一個人手一起帶著學。”
盧娘子猜不透顧七的意思,猶豫問:“只需要學片肉嗎?”
“旁的先不用教,就先學片臘肉即可。”想著顧七又問:“你可善做蜀菜?”
“蜀菜?”盧娘子一愣,顯然是完全沒聽說過。
顧七想了想大康境內的地貌,一時也猜不透可還有沒有蜀地概念的存在,便又問:“重料,麻辣的菜可能做?”
“倒是會一些,只是不精,渝州府內,百姓不善嗜辣。”盧娘子如實道。
盧娘子這話不假,準確的說,其實整個大康境內的百姓都不算嗜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