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胡云根多了個心眼。
隨後便囑咐家裡人和女兒女婿不要將家裡到底賣了多少糧換了多少銀子透露出去。
隔天自己去村裡閒逛時,卻又將家中只剩了一家人的吃食,其他存糧已經都送去郡城賣光了的訊息傳了出去。
胡云根的話,當時羅山村的其他村民都是信的。畢竟那會兒大傢伙都覺得糧食值錢,胡家糧食多,那能換多少銀子呀,誰家還能和銀子過不去。
確實沒人願意和銀子過不去,奈何老天爺要和渝州府過不去。
等到江河的水位下至到露出河床那日,郡城裡的糧食價錢又跟著漲了好幾撥,羅山村的百姓這才開始心慌了。
有心思多的開始藉著往日的人情挨家挨戶借糧賣糧,可這會兒誰都沒糧了,就是有也捨不得再往外賣。
問胡云根家借糧的人最多,誰都知道老胡家地多,存糧多。
就算老胡家說糧食早賣了,村裡人也不信,便是從前信的,等家裡沒糧了,餓著肚子的時候便也不信了。
老胡家家大業大,總能存些糧,便是沒有糧,不還有銀子嗎?那麼多銀子多少能換些高價糧回來。
那段日子裡對老胡家動心思的人不少,明面上的,私底下的,動嘴的,動手的。
好在老胡家,家產是羅山村裡數一數二的,人口也一樣是村裡數一數二的。
胡家老太是個能生,足足生了五個兒子一個女兒,老胡家條件又好,這些孩子都被平平安安養活到大。
年紀最大的老大和老二如今都已經四十好幾了,下頭兒子孫子加起來也足有十來個,更別提老三、老四、老五的兒子女兒,大家子加一起光男丁就有二十個。
老胡家條件好,吃的好,家裡的男丁站出來一個個都比村子裡的人壯實,要論武力,尋常的地痞流氓根本就不敢欺上門來。
都說人口多的人家,平日裡光一點雞毛蒜皮的事情都能吵翻天,許是因禍得福,也是因那段時日的艱難,老胡家全家上下反倒擰成了一股繩。
五個兒子輪流看家護院,幾個孫子結伴去小羅山裡挑水找野菜。家裡的女人負責看護地窖裡的存糧、種植院子裡的自留地。
胡老太帶著兩個已經做奶奶的大兒媳婦和二兒媳婦負責給全家人做每天的口糧,胡云根胡老漢負責給全家人分配口糧,這才靠著半地窖的糧食讓一大家子在災荒年太太平平活到現在,一個都不少。
只是老胡家的人口實在太多了,即便是家裡的存糧多,這一日又一日的撐了兩年多也消耗的差不多了。
最後半年裡,胡家人早已從一日兩頓,換做了一日一頓。男人吃乾的,女人吃半乾的,頂多在入夜前再熬一大鍋紅薯雜糧粥,糧不多,全是湯水,一人一碗免費果腹,免得太餓了,夜裡頭睡不著,白日裡起來沒精神幹活。
許是怕家裡人知道糧不多了,心裡跟著慌。
上月裡胡云根藉口下雨天,地窖裡的存糧跟著受潮的名義和自家老婆子將地窖裡剩餘的口糧都搬到主臥裡鎖起來,每日裡要用多少便拿出來多少。
之後渝中的雨果然越下越大,家裡的幾個小的只當老胡頭有先見之明,便沒多想。可胡老太卻知道,家裡的糧真不多了。
“當家的,你給句準話。”胡老太巴拉著糧袋愁的不行
“去什麼去,沒瞧見這幾日那田莊門口都排滿了嗎?家裡還有糧,誰也不許去給我丟人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