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七在馬市打聽了一圈,心裡便有了數,一匹普通良馬的價錢約莫是八十兩,體態好點則要上百良,再好便上不封頂了。
除了馬匹,騾子也是馬市上的暢銷品。比馬矮小,但比驢要高大結實,還耐用,拉貨馱物都很不錯。並且騾子壽命還長,養得好能有3550年可活,一匹的價錢約莫在十五到十八兩左右。
再則就是農戶最喜歡的牛和驢。
一頭成年黃牛的價錢則在八兩左右,比起馬和騾子實數便宜。但細想卻足頂的上一畝良田的價值。也不是一般人家能買得起的。
且若不是經常需要拉重物的,尋常出門牛車也確實走的慢了些。反倒不如驢車更輕便好用。
一頭幼驢不過二兩銀子,成年的驢也才三兩出頭。
驢車自不如牛車平穩,也不能拉太重的貨物,但架不住價錢便宜,經濟實惠。尋常拉磨替腳程也足夠用。
因此小旗村裡的人家養驢比養牛的還要多不少。
也有比較富裕的,兩樣都養。比如村長李山富家就是,老黃牛養著耕地,平日裡出門就套驢車。
當然這也是因為江陵郡管轄下夠富庶的緣故。若是換做渝州府,換做顧家村這般貧瘠的地方,便是沒有旱災,村子裡也少有見能養牲口的。
且說在驢和牛之間,顧七現在也很猶豫。兩則各有利弊,且利弊都明明白白。
黃牛什麼都好,就是趕路確實笨重了些。
販賣牲口的經紀人,見一十幾歲的女娃子在驢子和黃牛面前來回看,一臉吃不準的模樣,便知不是銀錢的緣故。
“小姑娘,家裡有地要種不?若是銀錢足夠,先買一頭黃牛回去,實惠咧。”
“那這牛好趕嗎?”顧七對養牲口真的是沒有半點經驗。
從何松鎮到小旗村步行至少要走半個時辰,若是不好趕可就麻煩了。
“放心咧!我這牛養著溫順,好牽的很。你若買了,我再送你一筐糧草,牛愛吃,你趕牛的時候,一路喂著,走上幾里地,牛就和你熟了。”
“能先試試嗎?”
“成,小姑娘第一次趕牛吧。別怕,拿著這遷繩,先走兩圈。”馬市有柵欄,每一頭牲口都有登記,販賣的經紀人自也不怕一個小姑娘能帶著牛跑了。
顧七抓著牛牽繩往前走了幾步,倒也沒費多少力氣,只聽牛“哞”一聲便乖乖的往前走了。
果然從小馴養的,比野物溫順很多。
馬市經濟人看顧七溜著牛走了兩圈便道:“我這牛好吧,剛足兩歲,又溫順又壯實,幹活一把好手。
走得是正經的官家牲籍,保準了沒病沒災。原要八兩二錢,小姑娘若要,八兩便給你帶走。”
“牲籍也能幫我辦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