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貴?”劉孝元有些不可思議,驚訝的等大了眼睛。
雖然幾百兩銀子在何松鎮上連個破舊小宅院也買不了,更別說是位置過得去的鋪面了。
可那畢竟是在鎮上,這裡算什麼地方?不過是個村子而已。
便是顧氏今後會在這裡大有動作,那也往後。眼下各處都還在動工,什麼花樣也看不出來。竟然就要將裡頭的鋪面賣到三百多兩的地步?
錢四娘子也不提價錢高低,只淺淺一笑:“東家說,能出售的鋪面數目不多,便是周大少爺那邊也只勻了兩套,再要多也是不給的。”
“這又是為何?”劉孝元有些弄不明白。
“東家說,做生意不是一家獨大就能做好的。有時候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合則共贏。”
合則共贏?
劉孝元若有所思。
*
劉家布行在何松鎮幾十年,便是這幾年生意不如從前了,家中資產也不是尋常小商戶可以比的。
雖然劉孝元心下覺得以小旗村的地界,這位置的鋪面真不值這麼多少銀子。但想到周家大少爺的身份,不過才區區幾百兩銀子,賭一把好似也未嘗不可。
這日臨走,劉孝元沒有給答覆,三日後卻託了小廝來傳話,定下了兩間鋪面。不過劉孝元有個要求,他要的那兩間必須緊鄰著周璃定下的兩間鋪面,最好就挨在一起。
顧七在得知這個訊息時,面上十分淡定,等那傳話的小廝走後,卻是忍不住笑了出來。
給周璃的那兩間鋪面,位置就在商業街最外頭。當時本就是為了抵五百兩銀子的外債臨時定下的事情。所以也給周璃挑位置,只按著圖紙上的標註,直接就劃了一號和二號兩間。
顧七拿過一份商業街專用的圖紙,取了筆墨。在一號到四號的位置逐一打鉤,隨後抬頭對還站在便是等話的錢四娘子道:“既然劉孝元想要緊鄰周氏,便隨他,將三號和四號店留給他。你明日帶人親自去一趟鎮上,找牙行的人將商業街上所有鋪面的地契和房契單獨劃出來。到時候就將三號店和四號店的房契給劉家送去。至於地契先都帶回來。若是劉孝元問起,就說為了綜合商業廣場的完整,所有所有商家的地契都是顧氏統一保管的。當然這並不妨礙商鋪往後的二次買賣,以房契過戶為準。”
大康村對土地買賣房屋過戶的政策並不嚴苛,甚至可以算的上寬鬆。百姓私下裡土地買賣轉讓房屋過戶,分戶都是常有的事情。只要手續齊全,過戶銀子到位,便是想將一間宅院分成十間分別單立地契房契都沒問題。
“還有這裡的圖紙,你一併帶去鎮上,先找書局拓印兩份。原圖到時候帶回來,拓印的一份就留給牙行,一份你自己留著。”
見錢四娘子一一應下,顧七微笑道:“這次讓劉孝元賣下兩間商鋪的事情你做的不錯。等你從鎮上回來,就去賬房單獨支三十五兩銀子,作為你這次售賣的獎金。”
“姑娘,使不得。這本就是四娘應該做的。”
錢四娘子慌忙搖頭,真心實意道:
“姑娘將四娘買下帶回,又讓四娘做了商市的掌櫃,還每月都能領到不少月錢。四孃的日子過的已經十分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