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薰兒已經飄起來了,得意道:“心想事成。這個要怎麼種啊。”
五月自然也替小姐開心,笑道:“樹下那片才翻過的土剛好適合,我晾了衣服就拿工具來。”
顏薰兒是小姐,翻土種花的事輪不到她,五月拿來小鏟子刨土坑,顏薰兒就蹲在旁邊看,以前她只看的到結果,看不見過程,當她看著五月一剷剷土往外扒時自覺輕鬆,央求五月讓自己也試試,可她把地面揭了一層皮也沒挖出坑,最後小鏟子又回到五月手上。
“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手太笨了。”
五月安慰她:“小姐的手是為拿筆生的。”
顏薰兒反駁,“只能拿筆可不算本事。”
五月笑笑,沒再說話。
挖好洞後施點肥澆點水就可以放種子了,顏薰兒無比仔細的把種子放進去,宋喬聽說她們在種花,也湊來看,笑小姐是把這花當金子了。
顏薰兒答:“金子可買不來這花。”
這是陛下給的。
吏戶司下設典政部,職能之一是主辦國節。
乞巧節是龍元舉國歡慶的國節之一,歷朝七夕只是民間節日,太祖旻王開國後,占星預言,下弦月逢滿天星為大吉兆,之後發生很多事讓這一預言得以應驗,太祖便將七月初七定為與民同樂的國節。
典政部負責主辦在摘星樓設集會,宴請物件為各皇親,官員和皇商,家中有才能出眾的小姐公子可發揮所長,會畢後各家小姐公子有相互傾慕的可經家長許可結伴逛燈會,若情投意合結為良緣,可成美談,通俗點說就是朝廷組局給大家做媒人。
但因為君主坐鎮與民同樂,顧氏君主又都俊美無雙,乞巧會一度成了選秀現場,才貌出眾的小姐們爭相在陛下面前表現自己,男子們倒被擠壓成了看客,幾年下來,家有娶妻娶兒媳需求的人們抱怨不止,旻王只能不斷改進該活動,最終變成君王只在摘星樓最高層的攬月臺和幾位本年度政績最突出的賢臣單獨小聚,摘星樓內君臣聚一堂,攬月臺下萬民赴燈市,國泰民安莫過於此。
旻王不在主會場坐鎮便解決了以上難題,但不代表各小姐們都願放寬眼界看看別家公子,由赴攬月臺的大人推薦給旻王,已成了心照不宣的潛在規則。由於能入攬月臺的幾乎都是一品大臣,品階不夠高的難以高攀,最終能透過乞巧會被旻王看見的都是樣貌才能極出眾的女子。旻王在位時,王后患病離世,第二任王后宋氏就是當時的杜丞相推薦,宋王后的父兄都由此入仕,代代效忠旻王,是一樁由來已久的美談。
習慣定了下來,顧氏君主便代代延用,直到齊王繼位,因年幼對情愛之事懵懵懂懂,大小戰爭又讓他在鮮血和死亡的磨練中變得冷漠堅硬。戰爭平定後,顧齊修的年齡也是時候立後了,各大臣各自推舉自家女兒,在朝堂上同氣連枝請陛下濯選後宮,謂之‘皇家開枝散葉之首要’,顧齊修不加理財:“祖制之首要是君王當治國理政,為臣當盡心輔佐,戰爭剛止,各地尚有難民等待安置,各自做好你們的工作別來管我,我身體還好,就是十年不娶,也用不到繼承人。”
這麼一來,誰要是再敢拿祖制硬塞不好聽的話給齊王,就要被詢問一通工作情況和家庭生活,齊王總能找到一堆問題來訓斥。還有一些處事圓滑的奸吝小人,起初因對新王不瞭解吃了許多苦頭,那些血與淚的教訓都為肅清朝野風氣做了貢獻。這麼一來,沒人再敢為陛下“操心”,這些年齊王也充分發揮了和尚精神,那句“十年不娶”的話一語成讖。說回乞巧會,因齊王從小長在先王后身邊,每年乞巧會後,後宮進新人,母后人前歡笑,人後憂愁他都看在眼中,自始便對乞巧會毫無好感,也是為了約束自己,繼位十三年他未去過乞巧會。而這道戒,便是從顏薰兒開始破了。
書閣內,顏薰兒聞聲停筆,有些訝異的抬著眼看大姐,“姐姐說什麼?”
顏萍兒有些許不耐煩,“讓你去乞巧會,怎麼?聽不懂我說話?”
顏薰兒身為丞相之女,按理七夕這天最重要的便是參加乞巧會,但顏家不缺女兒,顏虛白不干涉此事,都由顏萍兒說了算,赴宴自然從來沒有顏薰兒的份。方才乍聽大姐提此時,顏薰兒倒不是沒聽清楚,只是奇了怪了,乞巧會怎麼輪的上她了?
顏薰兒一心喜歡只想著推託,略顯呆滯,“姐姐,顏薰兒粗淺,不會跳舞奏樂,禮儀也學的不周到,我去怕會給顏府丟臉。”
“你還配不上丟顏府的臉。你最近不是在學琵琶嗎,陸姑娘在攬月臺獻舞,奏樂的還缺一個,就你了。”
“姐姐,琵琶我只會皮毛,那麼重要的場合我應付不來的。”
“只是很簡單的一段,我會找個樂師來教你,你每日騰出半天來學,乞巧會之前務必熟練掌握。”
顏萍兒說完就離開了,剩顏薰兒一個人愣愣跪在那兒自言自語,“難道姐姐的目的是讓我破壞獻舞?不可能啊,姐姐代表陸府幫助典政部組織乞巧會,我是她安排去的,若是出了差錯,姐姐不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難道姐姐知道我和陛下有約,要用這個拖住我?”這個念頭一蹦出來,顏薰兒心裡惴惴不安,晚上回去她把此事告訴了宋喬和五月。
五月一口咬定,“我覺得很有可能是這樣,小姐你收到的信筏是府衛送來的,誰知道有沒有被拆過。”
宋喬卻不這麼認為,“如果是真的被人看過,那信筏大概就不會到小姐手上了。”
許久未見陛下,顏薰兒每天貪黑起早加偷懶總算是快把書抄完了,收到陛下的親筆信筏時,她以為自己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瞭,沒成想又遇到了麻煩。而且更大麻煩的是,如果姐姐的目的是不讓她見齊王,她可沒有和姐姐抗衡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