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湯小桐這麼一問,林淼沉吟起來。
畢竟,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將發展規劃做了調整,雖然地方還是這個地方,但方向都變了。
林淼知道,這是湯小桐在問具體執行的細節。
因為大方向大家都是已經知道的了,來溧城喬村,就是為了做農民的MCN,用電商帶貨的方式,帶領他們走上發家致富的道路。
當然,林淼的團隊也就能夠在這個賦能的過程中獲得自我價值的實現。
邏輯是這麼個邏輯。
這事的確算玩得比較大了。
放眼全國,針對農民的MCN,算是由林淼開了一個先河。
比鳳毛麟角都還要稀罕,No.1。
林淼剛才的感慨是因為看到了如此原生態的農耕社會的景象,顯得頗為激動。
所以才喊出了“要幹把大的”的想法。
而湯小桐的追問,是“怎麼個大法”。
這樣一來,林淼真是要有話說了。
“天時地利人和,是老祖宗傳給我們的道理,就是做事情要講究,必須具備這三個因素,方能成大事。”林淼已經想好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又接著說:“咱們之前做的90後抗疫微紀錄片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因為具備了這三個因素。”
有理有據,林淼的說法讓兩位同伴都頗為認同,畢竟是自己親身的感受,驗證了這個道理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你的意思,現在我們要做的事情,同樣是具備了這三點?”邵琪琪若有所思地說,“你想複製上次成功的經驗,但我怎麼沒有get到這次哪裡有這三個因素了呢?”
“是啊,我感覺我們像是逃難來了。”湯小桐認同邵琪琪的說法,他又道:“能夠在這裡賺到錢,我簡直不敢想象。”
“來,我來告訴你們,首先,想賺錢,就要先做到能夠體現自己價值的事情,這麼說你應該懂了吧?”林淼先是回答了湯小桐的問題,接著他又對邵琪琪說:“這次同樣具備了這三個因素,先說人和,現在咱們團隊人員齊整,而且我感覺大宇經此一難,有迴歸我們團隊的想法,現在在人和方面唯一需要驗證的,就是等會我們進村,看看能不能跟當地人打成一片,如果他們不排斥我們,那就算圓滿做到了人和。”
林淼長篇大論地說,大家卻聽得一點都不費勁,都是深入淺出的道理,很好懂。
“再說地利,”林淼接著說,“溧城喬村的天然區位優勢不用再重複了,我想說的是,之前我們的計劃就是來這裡發展事業,可以說對這裡已經做好了紙面的功課,當我來到這裡的時候,一點都不陌生,很親切,這就是地利。”
越說越有道理,林淼也愈發眉飛色舞起來。
一般來說,演講也好,闡述也罷,儘量讓自己的表情少一些,會更有信服力,但林淼不是,他說到盡興的地方,臉上會洋溢位幸福的光感,就像被雨後的陽光連同彩虹的出現給映襯了一樣,格外有感染力。
這也許就是理想主義者所特有的魅力吧。
邵琪琪看在眼裡樂在心上,她喜歡見到林淼的這個狀態,說明他進入了狀況,會有好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