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關於短影片未來的趨勢,林淼身處這個行業,已然早有洞察。
只不過是還沒有工夫停下來總結一下,這其中的道理是什麼。
恰好經湯小桐這麼一提及,他自然而然地把多日來頭腦中的想法形成了觀點,傳授了出來。
這也是林淼的一貫行為準則,那就是要不斷地帶動團隊,將思維和逼格與他保持一致。
這對一個創業團隊的帶頭人來說,是最要把握的地方。
堪比具體的事務和營收。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創業團隊的帶頭人就好比是攝製組的導演。
一個作品最終成為什麼樣子,跟導演有關。
同理,一個創業團隊能夠走多遠,這就如同命運一般跟帶頭人同聲同氣。
不然怎麼說,越是有經驗的風投在物色專案的時候,更去從人的角度關注這個專案,而非從專案本身而言。
就是這個道理。
一部影片,導演是誰決定最終的高度;一個專案,專案人如何決定最終的成敗。
林淼聽了湯小桐這個比喻,也是很高興,如同對談遇到了知音似的。
他又說:“沒錯,我要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今後這個領域的趨勢,就是兩大門派,這就是我之前提及到的基因,以藝人經紀為基因的頭部MCN和以內容製作為基因的新興MCN。”
“那我們櫻花社應該歸為哪一類?”湯小桐興奮地說,“我怎麼感覺我們櫻花社是一個超級無敵的存在,似乎兩個風格我們都能玩轉呢!”
“瞎扯,我不是說過嘛,基因是唯一的,排他的,怎麼可能同時擁有兩個基因呢?”林淼糾正湯小桐的說法。
“不啊,我有理由的。”湯小桐據理力爭,“你看哈,論藝人經紀,咱們櫻花社做到了呢,武琳、阿斌他們,不就是我們櫻花社挖掘和打造的網紅嗎?他們的實力和特點,哪一點弱於時下的頭部網紅呢?假以時日,他們必然是流量擔當,優質網紅!”
林淼點頭微笑,給湯小桐時間,讓他把自己想說的表達完整。
邵琪琪也是在一旁給湯小桐給予鼓勵。
湯小桐很是來勁,又道:“論專業製作的能力,櫻花社更是不在話下,雖然……”
忽然,湯小桐的神態黯然下來,有些遲疑。
“說嘛,大膽地表達。”林淼鼓勵。
湯小桐抬起頭,終於繼續道:“雖然大宇哥不在了,如果他在的話,櫻花社的內容製作實力那絕對是一流的。”
“沒錯,用拍電影的配置做短影片,這本身就是降維打擊。”邵琪琪插話說,“這就是我們櫻花社的優勢所在,可惜龔凡宇離開了。”
林淼也是一個恍神,他提醒自己這個時候不能遲疑,要給予團隊以無比的信念,他拍拍手,做了一個鼓掌打氣的姿態,說:“目前來看,湯小桐的手機拍攝也足夠用的就是,回頭等我們拿到天使輪資金,自然會壯大咱們的隊伍的,當時候自然有比龔凡宇更牛的攝影師加入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