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夜晚對林淼來說註定無眠。
不光是因為元宵節的關係令他想到了母親在世時候的過往,更重要的是,他悟到了“方法”和“內力”的這層關係。
這就猶如一道大門在他的面前徐徐開啟。
門開之後,展示出來的雖然不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中的金銀財寶,但從價值的角度來說,這裡頭的東西一點也不比它們遜色。
這是什麼寶物?
沒錯,是一個人憑藉自身經歷磨鍊出來的洞察力而獲得到的認知。
這對一個人來說,同樣是無價之寶。
關於認知的重要性,在這個知識已經觸手可及的碎片化時代,已經人盡皆知。
比如在抖音上,就有很多“大師”一再重複著這個觀點:
【一個人的財富與其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成正比。
你掙的每一分錢都是你對這個世界認知的變現。
你虧的每一分錢也是你對這個世界認知缺陷的變現。
也許你靠運氣贏的了財富,但是會讓你對世界認知的缺陷給輸光。
直到你的認知與財富相匹配,
這就是最公平的對等規則。
好的人格,與多層次的認知,是你保證財富的根本。
放下慾望的浮躁,認清自己的缺陷,提高自身的認知。是保證你擁有更多的根本。】
對這樣的話,林淼都快會背誦了,因為經常劃到。
傳誦的多了,原創是誰已經無從可考,這些傳誦的人就成了抖音上的“知識搬運工”。
有時候他也想笑,“搬運工”多了也不一定完全是件壞事,關鍵看這些人搬運的東西是不是真的有價值。
單就這個“認知”的認知,還是比較貼近於本質的。
言歸正傳,林淼看到心裡的那扇大門徐徐開啟之後,他所收穫的認知是什麼?
沒錯,這跟他連日來朝思暮想的事情有關,即他正在著手寫的商業計劃書的戰術層面的執行細節。
也就是說,他該如何地將戰略變成戰術細節?
櫻花社的第二步戰略,就是依據先成為IP,再生產IP的理念,用不賺農戶一分錢的公益方式,助力金主老邵去發展他的版圖上的營商環境,既帶動當地的農戶致富,也帶動老邵的文旅事業做出品牌效應。
而他的戰術細節,就是如何來分解並實現這個“IP理念”。
當林淼悟到了“方法”和“內力”的辯證關係之後,他終於可以揭開罩在這個“IP理念”上頭的神秘面紗了。
林淼越想越激動,乾脆下床走到那個他習慣使用的白板前面,畫起了思維導圖。
要說這塊白板,可是居功至偉,它見證了林淼過去在4A公司當策劃人的輝煌。
拿起水筆,他開始畫圈,一個、一個、又一個……足足畫了五個。
他開始在圈裡寫文字:櫻花社、櫻花社KOL(意見領袖)矩陣、老邵、農戶們、老邵的文旅品牌。
五個圈,形成一個大圈。
林淼端詳起來。
在他眼裡,他接下來做的事,涉及到不止一個IP的打造,至少是包括了這五個部分。
這五個部分,都是可以單獨成為IP,並開拓一番天地的事業。
而對於櫻花社來說,它存在的意義,就是連線這幾個“IP圈”,形成一個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