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靈魂拷問,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幼年期、成年期、中年期。
幼年期的孩童們本來天真無邪,可是他們的噩夢來自於每一次家長的聚會和過年。
每當遇到這樣的場景時,一個恐怖的問題就會出現。
“你孩子這次考了多少分?”
“你孩子有什麼特長嗎?”
這兩個最為恐怖的問題,讓孩子們分外恐懼,也就造成了每次聚會時的恐怖因素。
而當孩子漸漸成年,以為自己終於擺脫了噩夢時,噩夢又一次降臨。
“你多大了,做什麼工作?”
“今年結婚了嗎?準備什麼時候結?”
恐怖的拷問再一次升級,成為了青年的噩夢。
當青年又一次變化,變成了有家有室的中年時。
本以為再也沒有什麼可以束縛他時,靈魂拷問再一次升級,達到了地獄級的難度。
“你孩子在哪讀大學?”
“你孩子結婚了嗎?你給你孩子買好房子了嗎?”
三個時期,不同的問話方式,卻有著直指靈魂的壓力。
當然,對於這種壓力,有兩個很有效的方法。
第一個方法很直接,但是要考慮到自己人身安全或者撕破臉皮時使用。
當別人問起你時,你只需要回答四個字——關你屁事。
此方法簡單明瞭,既解決了問題,又和對方徹底的老死不相往來。
簡單是簡單,但是不到關鍵時刻,用出來有些大材小用。
那麼就需要第二種方法來解決了。
第二種方法比起第一種來說,相對的有了技術性,總結起來就是八個字——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永遠要站在主動的位置上,當別人靈魂拷問時,你只需要笑一笑不用回答,然後將靈魂拷問如數奉還。
值得注意的是,需要精心挑選對方最薄弱的地方反擊,破防的能力也可以加倍。
方牧此時面臨的就是靈魂拷問的第二個版本,當然,他一點也不慌。
面對這個問題,甚至有點想笑。
方牧嘆了口氣,仰頭看天,露出一副絕望的表情。
周司長卻是心中一喜,正準備說話時,沒想到方牧開口了。
方牧的語氣帶著悲傷,頗有一種陷入婚姻墳墓的感覺:“結了,還是兩個。”
周司長表情僵住:“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