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5章:雙喜臨門 (1 / 2)

鄭文修笑了。

他想害死李靖?

前世他崇拜的名將有兩位,分別是李靖和岳飛。

如今穿越到大唐,能夠在歷史的驚濤駭浪中動點手腳。

他要做的一定是幫助李靖,而非害他。

根據史料記載,在打完吐谷渾之後,李靖被高甑生和唐奉義誣告謀反。

李世民雖然讓人查明真相,還了李靖一個清白。

但李靖從此闔門自守,杜絕賓客。

如此名將,也就此遠離戰場。

在鄭文修眼裡,這是大唐的損失!

而李靖這麼做,也絕非被誣告謀反這麼簡單。

李世民從他的笑容中看出了一些東西,皺眉道:“莫非……你是想幫他?”

鄭文修看向李世民道:“咱們是自己人,我也就直言不諱了。你覺得皇上真的信任李將軍嗎?”

“信任!”

李世民當即道:“不然又豈會讓他率兵十幾萬兵馬攻打吐谷渾?”

鄭文修搖頭:“非也!除了李靖外,他還派出了李道宗、李大亮、侯君集等人,這些才是他真正的心腹!”

李世民乾笑:“聽你這意思,你覺得皇上不信任他?”

這也太扯了!

信不信任李靖,沒有人比他更清楚!

這傢伙還妄想揣測聖心啊?

未免有點自以為是了。

鄭文修細細分析:“在玄武門之變中,李靖和李勣全都持中立態度,皇上登上大位後,封賞了長孫無忌、尉遲恭等一應功臣,甚至連舊太子的心腹魏徵和薛萬徹也加以重用了。唯獨對李靖和李勣不賞不罰。”

李世民據理力爭:“當時李靖和李勣皆統兵在外,他們不參與已是最大的支援,若參與那可就是謀反了!而且他們倆皆非常愛惜自己的名聲,保持中立實屬正常。”

這話聽著有理。

但鄭文修依然要道出其中微妙。

他向李世民面前走了兩步道:“皇上對魏徵和薛萬徹尚可不計前嫌,予以重用,對他們倆不賞不罰,難道還不能表明態度嗎?”

“而且皇上如果真的信任李靖,以李靖之能,一人即可滅了吐谷渾,為何還派出李道宗、李大亮和侯君集等人?說白了,制衡而已。”

“這……”

李世民欲言又止。

雖然很不想承認,但他對待李靖和李勣,確實不如長孫無忌、尉遲恭等人那般信任。

鄭文修沉聲道:“如今朝局雖看著風平浪靜,其實早已波濤洶湧。李靖此番攻打吐谷渾,必再立大功,隨後便有功高震主之嫌。”

“當今聖上雖然是難得的不玩兔死狗烹那一套的帝王,但鑑於李靖先前所為,如有佞臣說他謀反,皇上即使查明真相,也會給李靖一個臺階,讓其遠離戰場。”

說到這,他長嘆一聲道:“雖然說大唐不缺能征善戰的大將,但一代戰神如果以這種方式落幕,未免黯淡了些,對大唐和皇上而言也是莫大的損失。”

李世民聽明白他的意思了。

他連忙道:“所以你不惜讓案子變得複雜些,就是想變相勸諫皇上,他該完全相信李靖?”

鄭文修點頭道:“皇上是明君,不會不明白敵國想害死的將軍才是好將軍!狄大人只需要將事情原委告訴皇上,我相信他會做出明智的選擇。”

“身為帝王,他是也可以有親近疏遠之分,但若想成為千古帝王,他必須得站在於國於民最有利的角度考慮問題。”

“古往今來,很多帝王都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真正做到的能有幾人?為什麼帝王多猜疑?其實這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