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準確地說,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從東宮走到太極宮的。
太神了!
鄭文修推斷的事竟然真的發生了!
關鍵現實發生的跟他推斷的細節都如出一轍!
這料事如神的能力太讓人敬畏了……
不過,李世民可不知道這些。
他緊緊地抓住李承乾的手,聲淚俱下:“承乾,朕慚愧啊!朕識人辨人尚不如你,枉送了數萬兒郎的性命啊!”
李承乾急忙安慰:“父皇,這都是那李道彥辜負了你的信任,私自撕毀盟約,才招致這種禍端。”
其實,他這心裡也是五味雜陳的。
那可是數萬條人命!
可惜知道得太遲了,根本就來不及做什麼。
不然他無論如何也要阻止這一切的發生。
當然,從某種程度而言,他的這種想法也屬於馬後炮。
他對鄭文修並不瞭解,在沒有透過事實驗證的情況下,他也很難相信他的推斷。
長孫無忌這會兒看李承乾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他無法想象李承乾還有這種識人的本事。
只是也不好誇。
畢竟此事直接涉及到他和皇上之間的對比。
“陛下!”
迅速調整了一下後,長孫無忌道:“既然事情已經發生,當下應該及時止損。除了嚴懲李道彥外,臣以為應該立即厚封慕容順,穩住吐谷渾的局勢。”
他這話倒是提醒了李世民。
李世民神情凝重道:“傳旨,讓吐谷渾復國,並封慕容順為西平郡王、趉故呂烏甘豆可汗,命涼州都督李大亮率精兵數千為其聲援!”
“這……”
李承乾兩眼圓睜,猶如樹樁。
又發生了!
還是跟鄭文修預言的一樣!
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李世民留意到兒子的表情不對,輕聲問:“怎麼了?你有不同看法?”
李承乾咬了咬牙,跪在地上道:“父皇,兒臣斗膽請父皇收回旨意!兒臣明白父皇是想要以仁德服眾,但吐蕃是虎狼之國,那松贊干布的野心很大。”
“若我大唐不吞下吐谷渾,他日吐谷渾必被吐蕃所吞。而且異族多變,今日歸附,他日聯合攻打我大唐,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既然此番勞師動眾,深入敵境,且已和党項族結下血仇,不如以優勢兵力一舉拿下吐谷渾及周邊各族,永絕後患!”
聽他這麼說,程咬金很高興:“太子殿下這是和俺想到一塊去了啊,而且太子殿下說得太好了!陛下與其養虎為患,不如一勞永逸!”
李世民有些詫異地看向李承乾。
在他的印象中,這應該是李承乾第一次這麼有主見。
而且還完全說到點子上了。
他捋了捋鬍鬚,步履沉重地走了幾步,有些猶豫不決。
李承乾快速回想鄭文修之前說過的那些話,連忙道:“父皇,你雄才偉略,締造盛世帝國,向西可滅突厥,建立不世之功,亦可以吐谷渾為始,向西南揮師,讓大唐疆土空前無垠!”
說到這,他刻意加重語氣道:“不然,那數萬兒郎將葬異國,即使你嚴懲了李道彥,他們也難以長眠,他們的英魂所在之處,理應成為我大唐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