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山摸摸她的腦瓜:“都去過好幾次了,至於這麼興奮嗎?”
“今天可不一樣,我和爺爺奶奶,還登上天安門城樓了呢!”小老四的小臉上,也都滿是自豪。
呃,登城樓啦!
劉青山這才想起來,從八八年的一月一日開始,城樓正式對外開放。
在民眾心目中,那是最神聖的地方。
“哥,城樓好高好大,我還在上面喊了呢!”小老四的小臉上滿是得意。
“你喊啥了?”劉青山心裡忽然湧起一股不妙的感覺。
“當然是從此站起來了那一句!”
劉青山的腦子都被震得直嗡嗡,可是被嚇得不輕。
“大哥,綵鳳騙你呢,我在心裡也喊了呢。”山杏笑吟吟地湊上來,還用小手輕輕拍拍劉青山的胸脯。
小六子也在旁邊嘻嘻笑:“我就沒喊,本來大家都是站著的嘛。”
她年齡還太小,不知道這段典故。
劉青山伸手在小老四的腦門上戳了一下,心裡琢磨著,哪天也去上面看看。
城樓的開放,那是具有很大象徵意義的,代表著真正敞開了大門。
這時候,爺爺劉士奎插話進來:“就是票價有點貴,每人十塊錢呢,我們這些人,一共花了一百多快。”
這個票價,在當時的工資和物價下,確實有點小貴。
要是全家一起上去,基本上一個月工資就沒了。
劉青山擔心爺爺心疼錢,老輩人都仔細慣了,剛要勸兩句,就聽爺爺繼續說道:
“不過就算一百塊錢一張票,俺也要買票上去參觀,站在那上面,心裡老敞亮啦!”
家人們也都笑起來,估計心裡的感受都差不多。
第二天,劉青山整理好自己的證件,又重新騎上自己的二八大槓,趕奔京大。
再次站在京大門口,劉青山心中感覺無比親切:這裡才是真正的母校。
進入校園,他先沒急著去教室,而是直接去了辦公室,找到輔導員何婉清。
昨天已經打過電話,所以何婉清看到劉青山也很是高興:“青山,還是你厲害,這麼快就畢業了,去高教局報道了嗎?”
高教局是哪?劉青山有點蒙。
何婉清一瞧他的表情,臉上也不覺露出笑意:
“像你們這種留學歸國的,都要到高教局,由高教局統一負責分配,你有什麼打算沒有,準備去哪個部門,一般只要提出來,上面都會考慮的。”
對這些組織程式,劉青山還真沒上心:“何老師,我,我不想參加工作。”
“你都畢業了,還叫什麼老師,叫姐吧。”何婉清其實早就把劉青山當成自己的弟弟,於是耐心開導他:
“你的那些生意,都有人幫著你打理,你還是應該繼續學習或者工作。”
“要是想繼續讀博的話,咱們京大就有不少導師;就算不想再讀書,那也得分配一個理想的工作,不然的話,這麼多年的學,豈不是白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