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小老四嘴裡又唸叨起來:“哥,你再上山把小黑領回來好不好,我和山杏都想它啦。”
“小黑又是啥啊?”魯文生是徹底被勾起好奇心,忍不住問道。
小老四搶著回答:“小黑就是小黑熊呀,最喜歡跟我們摔跤,我和山杏一起上,都摔不過它。”
魯文生徹底無語,只是在心裡默默地感嘆:這還真是神奇的一家人。
外屋地,林芝和楊紅纓正做飯呢,劉青山就把魯文生介紹一下,讓到屋裡,由高文學陪著,劉青山則出來幫著母親張羅飯菜。
往年這月份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還好今年大棚裡有黃瓜,就拌了個大冷盤,又切了點鹹臘肉,用幹豆角絲和茄子幹以及土豆乾一起燉了。
這道菜有個名目,叫做“燉三幹”。
全是乾菜,一般春天的時候,冬儲的秋菜基本都吃光了,主要就是吃乾菜。
乾菜都是秋天曬的,豆角絲兒,豆角片兒,土豆乾,茄子幹,黃瓜幹,角瓜幹,林林總總的,能有十多樣。
另外還炒了一盤蘑菇小白菜,再煎一大盤子黃澄澄的雞蛋,好歹算是拾掇出來四個菜。
這都算好的了,要是擱到前兩年,招待客人的時候,醬缸鹹菜都能算一盤菜兒。
額外還有一盤婆婆丁之類的蘸醬菜,魯文生對這個最感興趣。
“魯大叔,等下午我去弄點小雜魚,晚上打個魚醬,開江的小魚兒最香了。”
劉青山不喝酒,叫爺爺陪著魯文生喝幾盅,又說了王教授要領著學生來,樂得劉士奎忍不住多喝了兩盅。
吃完飯躺在炕上睡了一覺,開車和坐車的疲勞算是緩過來,劉青山這才開始辦正事。
叫母親開啟櫃子,取出來十來樣玉器,擺在炕上,把魯文生的眼睛都差點看直嘍。
過了好半天,魯大叔這才嘆息一聲:“小劉啊,你這家底兒夠厚的,跟你一比,我簡直就是窮光蛋。”
“嗨,都是俺師父給的,魯大叔,您好好幫著鑑賞鑑賞。”
劉青山嘴裡客氣著,然後取來紙筆,交給魯文生。
魯文生小心翼翼地將這些玉器都臨摹下來,然後又把器型和特點都在紙上標註下來。
他寫得十分相近,一件玉器的介紹,幾乎就寫滿一張紙。
嘴裡還不時跟劉青山唸叨幾句:
“這種玉豬龍,是紅山玉里面最具代表性的,證明當時的部落裡,已經開始廣泛養豬。”
“這隻玉蟬質地很好,器型也很精美,是難得的精品。”
“哇,這個C形龍,說是國寶也不為過!”
魯文生難掩激動之色,華夏以龍為圖騰,看到幾千年前的遠古先民,就能雕琢出這麼精美的龍形玉器,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劉青山也同樣覺得心情激盪,因為他也是龍的傳人,並且一輩子都會以此為榮!
足足用了兩個多小時,魯大叔才把這些玉器鑑賞完畢,整個人又恢復了平和的模樣。
他語重心長地對劉青山說道:“小劉啊,這些寶貝,最好不要出手,它們的價值,不在於金錢,而在於文明。”
“我知道!”
劉青山也重重地點頭。
魯大叔還是有點不大放心:“那你要仿製這些玉器,到底有什麼打算?”
說心裡話,要是沒見到這些玉器,他倒是挺樂意跟劉青山合作,畢竟能大賺一筆。
可是見識這些民族瑰寶之後,再去做這樣的事,心裡就會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罪惡感。
劉青山就笑著跟他耳語一陣,魯大叔也聽得眉開眼笑:
“原來是坑小鬼子,那你放心,就算不要報酬,我也要把這件事給你辦得漂漂亮亮的。”
坑別人,魯大叔不忍心。
但是坑小鬼子,魯大叔一點沒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