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銀鳳則是眉開眼笑,笑起來就像是綻放的花朵:“弟,快點進屋,教姐英語。這下好啦,以後你就輔導姐,來年俺肯定能考上大學!”
大夥臉上也都露出欣慰的笑容,只有劉青山咂咂嘴:你們是不是都跑偏了,剛才說用君子蘭換錢呢,怎麼跑到學英語這呢?
這事兒可不能耽誤啊!
……
喔喔喔!
清晨,嘹亮的公雞打鳴聲中,劉青山已經挑著扁擔,從井沿兒挑水回來。
以前,都是大姐挑水的,不過現在,劉青山覺得,作為家中唯一的男子漢,他應該承擔這個任務。
把水缸挑滿,也出了一身大汗,肩膀子還有點火辣辣的。
吃過早飯,劉青山一行就出發了,目的地當然就是春城。
“青山,路上照顧好爺爺。”大姐嘴裡叮囑著。
“介紹信裝好,到公社別忘了換介紹信。”
二姐平時是個悶葫蘆,這會也開始嘮叨起來。
林芝也是有點不放心,拉著兒子說道:“青山,兜裡的錢和糧票,一定要看好啊!”
“放心吧,媽,保證丟不了。”
劉青山拍拍大腿根兒,滿口應道。
昨天晚上,林芝就把三十塊錢和十斤糧票,給縫到褲衩上了。
自己家還有爺爺家的全副家當,可都在裡面呢。
“哥,早點回來啊!”小老四也揮著小手。
“聽話,哥回來給你買好吃的,買奶糖!”劉青山推起腳踏車,車後面坐著爺爺劉士奎。
再後面,是大頭和二彪子,他們每人揹著一個小花簍,上面遮擋得嚴嚴實實。
他們要把劉青山送到公社,然後再把腳踏車推回來。
至於高文學,這傢伙現在也魔怔了,誰要是把他從稿紙里拉出來,非得跟誰急眼。
“青山,出門在外,一定要小心啊!”
身後,傳來母親的叮嚀,兒行千里母擔憂,這話一點不假。
她並不知道,自己的這個兒子,天南海北的,差不多把全國都跑遍了,可不是第一次出門的愣頭青。
從夾皮溝到公社,將近二十里路,全都是坑坑窪窪的土路。
遇到好走的地方,劉青山就騎一會兒;太顛簸的地方,就推一陣,累了就等等後面的小哥倆。
倒不是他圖輕省,霸著腳踏車,而是後面那倆小夥伴,真不會騎車,推車都能推溝裡。
車上還坐著爺爺呢,劉青山可不放心把腳踏車交到他們手上。
花了將近兩個小時,才到了青山公社,道路也換成了沙石路,道兩邊的房屋建築,也都變成了磚瓦結構。
這些是公社一些主要的單位:衛生院,食品站,馬站,收購部等等,當然,還少不了最吃香的供銷社。
隨處可見牆上寫著或者印著的標語:供銷社當然寫“保障供給”,衛生院則是“計劃生育人人有責”。
劉青山就不明白了:人人有責,幾歲的小娃娃也有責啊?
公社院牆上的標語最醒目,是用水泥刻的字,然後刷上白灰,寫的赫然是“農業學大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