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宮裡出來的第二天,葉恆就和其他幾人去吏部述職,交了之前的差事,等待吏部的另外安排。
其實如果按照葉恆的想法,他是真的沒有打算要出去。如果能夠一直待在家裡,宅在家裡,和大娘子一起愉快的宅著。
他真的不想出去,什麼抱負什麼理想都不要緊。
葉恆中真的有一種從此君王不早朝的想法。
不過葉恆是這麼想的,只是現實不可能允許他在家裡繼續呆了下去。
吏部沒幾天就下發了公文,讓他和盛如松幾人負責在東京城周圍,負責農田整改以及其他的一些事情。
說白了就是從陳州帶回來的經驗,在東京城再複製一遍。
和盛如松幾人碰了個面,一起開了個小會,這是之前在陳州時候養成的習慣,凡是開展什麼政策之前都先開個會,將大致的情況說一遍,大家商量出一個可行的辦法再去實施。
幾人商量了一遍之後,盛如松統籌這些事情,陳宇澤和王厚德去負責農田的整改,以及負責水車的製作和安裝,而葉恆就負責將長毛兔以及養雞鴨等家禽的技術傳播到東京城這邊來。
整改農田,事情看著容易。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所以盛如松雖說是總管這件事情,但也要投入到農田那邊的事情上去。
對於農戶來說,沒有什麼比農田還要更重要的,而且東京城這邊計程車紳也都不是很相信這個事情,或者說。比如說他們在陳州遇到的那些事情在這裡也仍然是要面對的。
士紳和地主的家中有著大量的被隱藏的田地。這些都是不用納稅的。若是一旦被翻出,事情可就不小。
不過這個事情林晴嵐如今也沒有時間去管他,她生了孩子,又不是男人,不用去想這些事情了。
葉恆這邊負責傳播飼養家禽的技術。一開始還遇到了一些難題,不過到底也很長得好看溫文爾雅,又沒有什麼脾氣,在農戶之間還是頗得人心的。
一個官員來教導這些農戶們飼養家禽什麼的,大家雖然聽說了官府的介紹,說是他們在陳州那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可就像老莊戶們覺得別人來教自己種田很可笑一樣,這些農戶們也是覺得飼養家禽什麼的,他們都養了幾十年了,難道還不會嗎?
所以葉恆的行動也是受到了不小的限制,一時之間沒有什麼進展。
直到有一天,一個農婦認出了葉恆,看著葉恆說道:可是姑爺?“
葉恆很奇怪,這個地方怎麼會有人喊他姑爺,姑爺這個詞也只有林府的人才會這麼稱呼他,因為他娶了林相的二女兒,就是林府的姑爺。
葉恆看著那農婦想了半天,也沒想起來這個人在哪裡見過。
農婦笑了起來:”我記得你,好多年前東京城發大水,那一次我們都在玉清冠那座山上避險,還是姑娘幫我們,那年我們才撐了過來,還有之前那一年的冬天,我們受雪災也是因為夫人教我們打絡子,才度過了那一年的雪災。“
農婦這麼說著葉恆就想起來了,雖然沒有想起這個人,但想起了當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