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是林氏和盛老爺多年來的不公平對待,給了盛晴雪一種錯誤的認知。
盛老爺覺得自己當年的遭遇,不想自己的庶子庶女再承受一遍!
嗯,想這些的時候,盛老爺肯定沒有想到盛靜雪!
所以說,這人其實也就是一個自私鬼。
之所以偏著盛如楊和盛晴雪,其實就是因為林氏是盛老爺的解語花而已!
要不然,除了盛靜雪,其實還有幾個庶子庶女,盛老爺為何沒有都關照呢?
至於林氏,年幼就遭逢家族大變,雖然老太太也想悉心教導!
但沒辦法,這人自己根底就壞了。
自薦枕蓆,林氏上了盛老爺的床。
從此,就再也沒有清晰的認知了。
這樣的母親,教匯出來的女兒,又能是什麼好的?
林晴嵐淡淡的說道:“你們想這麼多,其實都是自己的想法。或許,官家只是想要一個過程,其實結果官家早就已經定好了的。你們想這麼多,又有什麼意義呢?”
林晴嵐的一句話,倒像是振聾發聵一樣,打擊在了所有人的心頭。
盛如松和齊恆都是一愣,是啊,或許官家只是隨便那麼一說。
至於人選,官家其實早就有決定了。只是不想和大臣爭吵,所以才提出了一場捶丸的說法。
至於選拔的標準,官家其實說的很含糊!
都是大家自己的解讀,而不是官家的。
可身在名利場,大家都不由自主的去揣測,去窺視。
一句窺視帝心,道遍了古往今來,所有王朝的大臣的想法。
想要在朝廷立足,就必須要揣測皇帝的心思。
所謂的佞臣,就是如此。
親賢臣,遠小人,這是諸葛孔明給蜀國皇帝的諫言。
但實際操作起來,卻是根本不可能的。
不說佞臣要揣測皇帝,賢臣也是一樣。
這場辯論就這麼結束了,章學究也是點評了一句:“這倒是和嵐姑娘你的性格挺像的。凡事也不必追究的那麼清楚。難得糊塗,或許也不是什麼壞事!”
林晴嵐深深地看了一眼章學究,這位大儒確實很有想法。
連難得糊塗這種處事態度都點出來了,其實也是意有所指呢!
林晴嵐不是不懂,只是不太想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