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有天,山外有山?”溫子念聞言笑了笑,稍稍帶著幾分嫌棄的摸了摸鼻子,漫不經心的說:“知道,當然知道,除此之外,我還知道‘人外有人’呢!”
古逍輕笑道:“那你覺得‘天外有天’指的是什麼?”
“這還有啥,我師叔都說了,這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還有人,所以呢,做人就得低調一些,不要太過放肆,也不要覺得自己很厲害很不可一世,要心懷敬畏!”
古逍輕輕點了點頭:“心懷敬畏?嗯,不錯不錯,為人處世,以此約束自身,自然很好,不過我口中的‘天外有天’指的是真正的天外天。”
“真正的天外天?”溫子念皺了皺眉,抬頭望著日月相疊的天際,聯想到藏在海中的銅鐘,鍾內的別有洞天,以及半山腰上古廟裡的雲海之境,某種意義上可不就正是一重又一重的天下麼?
溫子念便說:“是不是就好比這裡,外面青銅大鐘別有洞天,大鐘又在孤山小乾坤之中,然後又藏匿在大海之中,大圓套小圓,一個世界裡還有另外一個世界?”
古逍有些欣慰的點了點頭:“孺子可教也。”溫子念聞言楞了楞,撓著頭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好。
古逍又問:“那你可知‘太初之境’?”
溫子念搖了搖頭。
古逍笑了笑,沉吟片刻又說:“那先天五太,你總歸知道的吧?”
溫子念趕緊點頭,“知道知道,這我知道,太易者,陰陽未變,恢漠太虛,無光無象,無形無名。寂兮寥兮,是曰太易。”
“太初,始也,元氣始萌,謂之太初,言其氣廣大,能為萬物之始本,故名太初。”
“太始者,陰陽交.合,混而為一,自一而生形,雖有形而未有質,是曰太始。”
“太素者,太始變而成形,形而有質,而未成體,是曰太素。”
“無極太虛氣中理,太極太虛理中氣。乘氣動靜生陰陽,陰陽之分為天地。未有宇宙氣生形,已有宇宙形寓氣。從形究氣曰陰陽,即氣觀理曰太極。”
古逍連連點頭,撫掌而笑:“不錯不錯,很不錯!像你這麼個年紀的人,能知道這些著實不錯了,不過......我有些好奇,你從哪兒知道的?”
“我師叔!”溫子念揚起下巴,一臉驕傲,“我師叔有一片很大很大的海,裡面藏著無數的書卷典籍,假如你想知道什麼,你就揣著這種疑惑坐在海面上,垂下魚鉤,就會‘有求必應’!”
“哦?這麼神奇的嗎?”古逍挑了挑眉,小聲嘀咕道:“我怎麼記得,這種‘書海’有些熟悉呢?”
“嗯?啥?你說啥?”
“喔,沒有,嗯......既然你知道先天五太為何,那麼我再問你......”
“你可知道,如今你我所身處的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呢?”
“這我哪兒知道,每座小天地不都是一個人心念落在一方大千世界中孕育出來的嗎?我怎麼知道這一座小天地的主人在想些什麼,你看看這......”
“太陽還不如月亮明亮,月亮又是參差不齊,缺了大半。”
古逍語氣一滯,過了好半晌這才接著說:“那麼,大千世界在哪兒?”
“外面的外面的外面!”
“我...”古逍微微一愣,氣得瞬間高高舉起了巴掌,溫子念下意識把頭一縮,古逍這才想起來這小子並不是自己的徒弟,而且自己的衣缽傳人還得靠這小子的牽線搭橋,所以這一巴掌就有些不好下手了。
“幹...幹嘛?”溫子念縮著頭小聲說道。
古逍又伸出另外一隻手,以及其刁鑽的角度拍了拍手,咧嘴一笑:“說得真好!那麼,位於外面的外面的外面的大世界,它的外面是什麼?”
“日月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