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愁更愁。
既然五臟六腑已經沒辦法再打注意,那麼,溫子念便將視線投入了四肢百骸,無處不在的經脈竅穴!再加上書籍上曾記載的道家練氣層次。
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
一本埋在書海沉浮無數年的“典籍”,浮現上了心頭。
書海里,曾有一本作者不知,來歷不明,連典籍二字都不太相配的小冊子,上面文字如蚯蚓亂爬,配上幾副似乎真有那麼一回事兒的圖案,要多簡陋有多簡陋,要多草率有多草率。
只是其中對於人體兩個竅穴的見解,讓他大開眼界,只呼神奇。
簡單來說,那冊子上寫著的,是一個比較粗糙的練氣法門。道家四大境界中的二者,被他生生按在三個竅穴之中。
其一,位於胸膛正中的檀中一穴。
修行者收束心念,以檀中作玄門,奇經八脈為幽靜小道,熬煉著自身,從“汙穢不堪”的身體中,提取出一縷先天真氣。
這一行徑,便被那人稱呼為練氣化神。
其二,自然是上到仙家秘法,小到江湖秘籍,都視之為第二顆心臟的氣海穴,又名丹田。
自檀中提煉出的一縷先天真氣,自然不能做那無根浮萍,須得有個能讓其生根發芽,拙長成長的良田,而丹田穴,自然成了真氣紮根之所最佳一地。
修行者再歷經所見所聞、所繫所想以及當事人的心念熬煉,丹田處的一縷先天真氣,便在未來某一日成熟,自丹田墜地,順著任督二脈遊走周身。
這,便是煉氣化神!
至於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還道嘛!寫書那人或是因為得到了朝思夜想的仙家秘法,便瞧不起自己琢磨出的幽靜小道。
也或是因為煉著煉著,發現沒啥用處,便放棄了,改投他行。
也許,走火入魔,形神俱滅。
獨獨留下個殘碎不堪的滔天大道,讓人不勝唏噓。
如果他知道漫長歲月以後,會有個無書不歡的傢伙,倍感惋惜,他會不會有些後悔沒有繼續走了下去?
溫子念自然曾按照過冊子中記載的兩個法門,修煉過一陣子,只是修行的無聊程度,讓他險些當場瘋癲。
從那以後,他也覺得這是本廢書,是個擦屁股都嫌硬的垃圾貨色。
真不知道書生整天到晚,惋惜嘆氣個啥子東西!
此時手中的兩枚符石,讓他想起了“煉精化氣、練氣化神”八個大字,而檀中、丹田兩個頗有幾分傳奇色彩的竅穴,一下子蹦入腦海!
溫子念眼睛一亮,稍加推演覺得按照目前來說,已是最好不過的選擇了。
既然如此,那還拖拖拉拉個屁?
於是,溫子念手持小巧短劍,低頭便是一頓操作猛如虎。上下翻飛的短劍,模糊不清的手腕,一時間讓瞪大眼睛仔細觀摩的林曦,好一陣頭暈目眩,神情迷糊茫然。
而某個將耳朵折下來蓋住的傢伙,此刻像是想通了,又像是不經意間看見溫子念迅捷如雷的動作,便幽幽站了起來,一步邁入月光之中,與林曦並肩而立。
很快,溫子唸的額頭便密佈這一層汗珠,臉頰微白,嘴唇之上毫無血絲。莫真一看,便知道了這貨已經因為耗費心神,儼然成了強弩之末。
莫真搖了搖頭,得意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