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昔日書生所言,景霄大帝已經琢磨好了一個專為伏羲氏夕霄部量身打造的州府。
姑且就叫它伏羲府吧。
古籍有言:何謂九州?河、漢之間為豫州。兩河之間為冀州。河、濟之間為兗州。東方為青州。泗上為徐州。東南為揚州。南方為荊州。西方為雍州。北方為幽州。”
大威帝國,一州設立一府,一府統帥若干郡縣。玄安城中再設三省六部,監察九州各府。
雖是如此,以前的帝王,還是需處理很多亂七八糟之事,過得不是很瀟灑快活。
只是如今的景霄大帝,也不知哪裡來的自信,登基之初便將有些亂象的帝宮內外一通亂殺,殺得百官不得不心悅誠服。
尤其是登基以後,陛下也不做別的,只是設立一個讓天下人共同監視的學宮,為九州有志之士開啟一條直指帝宮的大道。
並對外放言稱,除了大威帝國的君王寶座,沒辦法與諸君共勉,其餘高官厚祿,任由有志之士隨意採摘。
身為君王的他,要做的就是一件事。將藏在人群裡的黑暗打散,將埋在人海里的珍珠悉數掛於天際,讓天下眾生皆能不一樣的光彩。
這還不夠,皇帝陛下將手中權力,幾乎完全分給三省六部,留給自己一個監察九州的權力,手中刀劍可將任何一個有違大威律法的大小官員項上人頭砍下。
只要名正言順,無人不可殺。
說來也怪,自從景霄大帝這樣一搞,剛開始那段時間,雖說確有幾分亂象。
很多為官者心中的貪婪,隨著手中權力的變大,漸漸便被釋放了出來,一時間民不聊生,哀嚎遍地。
只是還不等這些貪官汙吏作威作福多久,便有一群藏在黑暗中的人,將其頭顱割了下來,懸在城樓之上暴曬。
人頭之下,張貼著累累罪狀,條條皆該死。
讓百姓激動,讓百官瑟瑟發抖的,還不是這條條罪狀,而是那紙張上蓋著的猩紅印章。
景霄敕令。
景霄?那不是當今草包皇上的名號嗎?
可是,他是如何知道這些人做的這些事?又是如何悄無聲息將其腦袋割了下來,掛在城樓迎風招展的?
一時間,各地城樓之上的頭顱,越來越多,罪狀將整個城樓貼的毫無縫隙。
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有那麼一些真心為老百姓著想之人,在那些人被砍掉腦袋之後不久,便平步青雲,一下子便站在世人眼前,拍著胸脯保證。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人群一下子便炸開了鍋,近些時日發生的種種,是在是太過於玄乎了。
為此眾說紛紜,有人說,陛下暗中成立一個機構,藏匿在人間各處,充當耳目,監察九州,只要罪名成立,達到動手之際,腦袋怎麼掉的都不知道。
有人說,陛下是個仙人,能夠聽到天下人的祈禱和哀嚎。
一時間,景霄大帝之名,傳頌九州各地,越傳越神,越傳越玄乎。
其中原因,估計唯有當事人景霄大帝,才能說得清楚誰對誰錯了。
所以對於伏羲氏這上萬人,景霄大帝便有個頗為得意的想法。
伏羲府!
萬餘人,說多不算多,講少也不算少。但是這戰鬥力嘛......能正面接自己三兩招的,橫推百萬軍不是什麼難事!
當然,景霄大帝設想中的百萬軍,只是那種很平凡,沒有符師加持的尋常士卒,若是是有符師,則另當別論。
站在他如今的位置,便深知一個“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說法,若是有一人小覷這符石,下場一定會死得相當悽慘,哪怕國力雄厚如大威,也不能小覷天下人。
既然會從戈壁中跑出這麼一群戰鬥力頂天的漢子,保不齊也會從某片沼澤、山林鑽出一群或一個怪物。
要是那地域與大威龍脈相連還好,若是獨立的山脈,恐怕就算是他,也沒辦法拿那些怪物如何。
所以,這些白甲伏羲,就有了一個用武之地,只要談攏了,能夠幫自己在一些沒辦法出手的時候,打上那麼一兩架,那麼大威九州,真正不再懼怕任何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