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鄴一側頭看見陶君蘭緊鎖眉心的樣子,倒是收斂了情緒,笑著來寬慰她:“也別想太多了。太后如今身子不好,難免多想些。你也就別跟著參合搗亂了。太醫說了,太后身子也沒什麼,好好調養也就慢慢恢復過來了。”
陶君蘭苦笑了一下,也沒說話,不過李鄴卻是明白了她的意思。
“你如今懷著身孕,若是思慮太多會影響孩子的。”李鄴伸手輕輕的在陶君蘭肚子上點了點,似乎這個動作讓他心情好了不少,他甚至笑了笑:“外頭事情有我,你別操心了。好好養著身子給我生個白胖的兒子,到時候太后不知道多高興。”
陶君蘭聽了,也勉強笑了一下:“嗯。”
李鄴見她興致不高,也就沒再多說。只是心頭嘆了一口氣,又覺得有些煩躁事情太多了,壓力也有些大。若不是還有陶君蘭陪著,只怕他是真要瘋了。
李鄴苦笑著想:早知如此,他就真該當個閒王。興許現在早就帶著陶君蘭去了封地四處遊玩了。一家子和和樂樂的,豈不是優哉遊哉?
不過這樣的年頭也僅僅是一閃而逝的。即便是時光倒回再給他一次選擇機會,他還是隻能選擇現在這條路。他不可能真的甘心做一個閒散的王爺,庸庸碌碌的過完這輩子,連自己的仇也是不報了。
好在接下來事情倒是也沒有再生出什麼變化來。順順利利平安無事的到了武王回京的日子。
武王回京,這又代表著另外一個風波生起了。
跟著武王一起回京的,還有王家的一個將領,喚做王煥志的。這人雖說是王家旁支,可是偏偏他父親卻是參與了陶家的事情中,如今被陳大人“請”了過去問話。
就憑著這個,只怕王煥志也是不會輕易罷休。畢竟王煥志這次是立了大功的武王遇襲受傷之後,幾乎全靠著他帶領將士們一鼓作氣的將那些反賊剿滅了。
這樣的功勞,哪怕是李鄴暫時也不好去動王煥志。不然的話,便是寒了天下人的心情了。
陶君蘭估摸著,若是王煥志提出要將他父親放了,皇帝也是會同意的。
不過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怪只怪王家的人太有本事了。怪只怪朝廷沒了其他可用的人。所以,哪怕她再怎麼惱恨,卻也不能多說一個字。
是,她說了或許李鄴會答應也會去做。可是這樣一來卻也不過是給李鄴出難題罷了。
這段時間連番的事情,已經讓李鄴身心俱疲了,她如何還能忍心再給李鄴添麻煩?尤其是那日替他梳頭的時候看見了他頭上竟然生出了一根白髮,她心裡更是心疼無比,恨不得幫他將所有事情都辦好了。
可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她能做的,只是叫人去通知了陶靜平,對於王煥志先行忍耐一番,不要硬來。
當然,她也沒打算放過王家的人。只是在這個當口上,她也不好多做什麼,於是自然只能忍耐一番。等到遇到合適的機會,再一擊必中就是。
讓陶君蘭沒想到的是,皇帝居然最後讓她和李鄴代替帝后前去迎接武王和王煥志,再替二人接風洗塵。
皇帝之所以會如此,也是因為顧惜的緣故。顧惜這幾日身子不好,人很不舒服。皇帝抽不開身,一直陪著顧惜呢。
當然,皇帝讓李鄴代替他這種行為本身也是可行的,雖說緣由有些奇葩,可是畢竟也有先例,也完全說得通。
李鄴太子的身份也足夠貴重了。
只是陶君蘭沒想到自己也要去按說她是不想去的,不過皇帝既然都發了話,她自然也不好推脫。所以只能硬著頭皮去了。
不過如此一來李鄴卻是怎麼也不放心,叮囑了許多話不說,更是讓人緊緊跟著她,一定要將她照顧好了。
她懷的這一胎,李鄴似乎格外的緊張。陶君蘭想可能是因為剛懷孕就摔了一回還受了傷的緣故,那一次想來是將李鄴給嚇壞了。
為了照顧李鄴情緒,她自然也是處處小心,不怕別的,就怕讓李鄴擔心了。
因迎接之後便是接風洗塵,所以陶君蘭是和李鄴一起出的門這樣一來,也可讓李鄴完全放心。且出門之前就用了些吃食。以確保不會餓肚子。而且,在宴會上她是不打算吃任何東西的。
八月十五那日的情景還歷歷在目呢,她不警惕防備一些,自己心裡都是不安穩。
比奇一直在為提高閱讀體驗而努力,喜歡請與好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