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永久網址,請牢記!
寶船太監這樣的回答,也是耍了滑頭的。{比奇首發}這樣既沒有給出明確的意見,又變相的提醒了皇帝。事後不管是誰追究起來,他也不會有太大的責任。
皇帝自是心知肚明,不禁看著寶船搖頭一笑。這些太監一個比一個的滑頭。
不過,卻也不得不承認,寶船太監這話卻是說到了他的心坎上了。朝中不少人覺得封親王是朝廷大事,這也不好那也不好,就是一句話,不合適。
可作為父親,想嘉獎自己的兒子,補償自己的兒子,卻又是再天經地義不過的事情。
朝中那幫大臣反對,無非是覺得只加封端王,勢必會造成局勢動盪。尤其是對康王會造成影響罷了。這一點,皇帝心裡再明白不過。而正是因為再明白不過,他才會覺得不痛快——自己還年富力強,可大臣們已經迫不及待的開始尋找下一個主子了,這讓人能舒服了?
尤其是以衡國公為首的人,更是提出不如先立太子,再加封親王。
看著那架勢,倒是有咄咄逼人的意思了——彷彿他若不肯立康王為太子,那麼就絕不許加封端王。
想到這些,皇帝的臉色便是沉鬱了幾分。
寶船太監見了,忙勸道:“皇上,身子重要。不管什麼事兒,可都別影響了您用膳才是。”
皇帝看了一眼桌上琳琅珍饈,卻已經是失去了胃口。乾脆就將筷子一扔:“不吃了,朕去看看太后。”
寶船太監偷偷看一眼皇帝難看的臉色,忙應了一聲後躬身退出去準備轎子了。當然,他心裡是十分明白的——這個時候皇帝去太后宮裡,無非是想去問問太后的意思罷了。
其實這個習慣還是以前養成的——那時候皇帝還是太子,遇到拿不定主意的事兒,便是要去問問太后的意思。不過自從做了皇帝,這個習慣就很久都沒用過了。
寶船太監想起皇帝方才就用了幾口飯菜,又悄悄的囑咐去報信的小太監:“告訴太后,皇上今兒午膳沒用。”
小太監領命而去,寶船太監這才去請皇帝上轎。
如今天氣越發的熱起來,皇帝坐在轎子裡,只覺得的心煩氣躁。再加上朝廷上的那些事兒,皇帝的心情就更加不好了。
所以,待到進了太后宮中的時候,不管是誰都是一眼看出了皇帝的心情不好。
太后也不問,只是笑著叫人擺飯:“你來得正好,來陪我用飯。”
皇帝聞言便是有幾分關切:“怎麼母后這個時辰都還沒用飯?”
“天熱,沒什麼胃口。”太后嘆了一口氣:“再說了,一個人用飯也不香。以往拴兒在還好,如今就剩我一個了,便是不習慣。”
“那回頭還讓端王將拴兒送進宮裡來罷。”皇帝隨口言道,想了想又道:“不然明珠也行。或是康王府裡的那幾個也都是不錯。”
太后笑了笑:“康王府裡幾個姑娘身子都不好,若新了兒子,我若接進來,皇后那後肯定有意見。拴兒如今越發大了,是該叫端王教導他了。接進來也不合適。明珠太小,也不合適。”
皇帝想了想:“那宜妃生了之後,將宜妃的孩子放在母后身邊養吧。宜妃……”
雖然未直接說宜妃有什麼不妥的,可話裡的意思卻是卻已是很明顯了。皇帝覺得宜妃不適合養孩子。
太后想了想,點頭道:“這個倒是可以。”宜妃那性子,的確是養不出什麼好孩子來。再說了,若是讓宜妃自己養著,將來少不得又是給皇后那邊添了一股勢力。如今宮裡的皇子就那麼幾個,若都被皇后招攬了去,可不是什麼好事。
一時二人用過飯,太后這才笑著問:“今兒怎麼這個時辰過來了?”
皇帝沉默片刻,便是又將之前問寶船太監的問題向太后問了一遍。
太后自是沒有寶船太監的顧慮,當下微微沉吟後便道:“端王品行自小我是看著的。你也知道他的性子。吃了虧受了委屈,也是個從不肯對人說的。自從那回之後,遭逢了大變,他的性子也越發的文靜起來。只是有一點卻是沒變,那就是極孝順。上一回他去了戰場,京城裡的傳聞你想必也是聽說過的。可端王回來之後,卻是一句怨言也沒有。還有這一次——他剛恢復了說話,尚且不能說得利索,就有人按捺不住了。可他抱怨過沒有?也沒有。”
頓了頓,看了一眼皇帝的神色,太后又道:“甚至於事後追查的結果,他也沒問過你。他這是在體諒你的難處。”
皇帝嘆了一口氣,有些慚愧之色:“是端王懂事。是兒子無能。”作為一個皇帝,要承認自己無能並不是容易的事兒。皇帝這樣說的時候,語氣裡難免戴上了幾分喪氣意味。
太后慈愛的看著皇帝:“你畢竟才登基不過幾年,根基還不穩當呢。不過,這也的確是你自己的錯。當初你父皇也告誡過你。外戚干政,總不是什麼好事。當年你父皇打壓顧家,也是這個緣故。”
當然,顧家的勢微除卻先皇的壓制之外,也有顧家本身人丁單薄子嗣艱難的緣故。到了貴妃那一代的時候,竟是一個嫡出的男丁都沒有,那麼多的姬妾,更是隻生出了一個庶子。雖說還有支脈,可是支脈畢竟和嫡脈不同,且也日漸疏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