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崔河在內,陌刀隊的五十個陌刀兵便立刻翻身下馬,又從專門攜帶輜重的備用馬上取下各自的鎧甲以及兵器。
唐軍的陌刀兵是步兵,但這並不意味著陌刀兵沒有戰馬。
事實上,陌刀兵不僅有馬,而且還有兩匹馬,除了戰馬,還有一匹駑馬用來攜帶兵器鎧甲以及輜重,有時也用來換乘。
除此之外陌刀兵還配有專屬的輔兵。
只不過崔河的陌刀隊這次沒有帶輔兵。
沒有輔兵幫助披甲,就只能互相幫忙。
裴真又自告奮勇上前替崔河披甲,崔河這次沒拒絕好意。
在裴真的幫助之下披掛好明光鎧,又將鳳翅兜鍪扣頭上,崔河最後再將橫架在馬鞍一側的陌刀取下,將尾端重重杵進沙地中。
其餘的四十九名陌刀兵披好甲冑之後也到崔河身後列陣。
轉眼間,陌刀隊就擺好一個常見的戰鬥隊形——錐形陣。
孤身一人傲然峙立於錐形陣最前方的,自然是隊正崔河。
崔河身後相隔大約三步則是執旗,也就是陌刀隊的旗手。
執旗再往後大約三步是兩個傔旗,與執旗錯位呈品字形。
傔旗的意思就是候補旗手,一旦執旗陣亡,他們就得補上。
傔旗身後相隔三步則是第一排七名陌刀兵,然後是第二排八名陌刀兵,再然後是第三排九名陌兵,再然後第四排十名陌刀兵以及第五排十一名陌刀兵,末尾隊副。
五排陌刀兵全部錯位排列,距離也是三步,原因也很簡單,陌刀總長約一丈,作戰方式又是劈砍掄挑,大開大闔,相隔太近容易誤傷。
所以陌刀兵互相之間的距離必須大於三步。
【注:唐代1步為李世民左右腳各跨一下,大約1.55米】
杜嶽見狀,下意識的就要催馬上前,準備站到陌刀隊前面。
陸溫見狀便趕緊攔下,低聲喝斥道:“杜嶽,別挑釁陌刀隊。”
“陸頭,我哪有挑釁。”杜嶽辯解說,“我只想跟他們並肩殺敵。”
陸溫道:“陌刀隊前無袍澤,你敢站到陌刀隊前,就是對陌刀隊的挑釁,他們會把你跟吐蕃狗一起連人帶馬砍碎。”
“陌刀隊這麼橫的嗎?”杜嶽凜然道。
裴真道:“那是當然,陌刀隊向來驕橫。”
“那我得爭取早日加入陌刀隊。”杜嶽悠然神往。
陸溫拍了拍杜嶽肩膀,說道:“以你的體格以及身手,早晚必入陌刀隊,沒準還有機會成為田使君麾下的捉生將。”
“捉生將?”杜嶽道,“捉生將很威風嗎?”
“他就是李使君麾下捉生將,還有李使君和田使君都曾是捉生將。”裴真衝站在陌刀隊最前的崔河呶了呶嘴,又說,“你覺得他們威風不威風?”
“兩位使君都曾是捉生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