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活了一上午,屁股剛剛挨著板凳喝碗熱茶,便接到了張老的電話。張大山昨天才見識了方舟尋找寶物的能力,相信方舟本事後,為他介紹了另一樁單子。
僱主是和張大山相仿年齡的一位老人,這次想讓方舟幫忙找一副字畫。
“他這個人一生痴迷字畫,沒成家,就一個領養的女兒照顧他。自己一個人這麼多年,就靠著這點對山水畫的熱愛走到今天。前段時間暈在家裡被送水工發現,送到醫院之後才發現命數已經快到頭了。”
“還要麻煩方小友,幫我這位同鄉了個心願,酬勞一切好說。”
“前輩太客氣了,人活一世,誰還沒個執念了,方舟盡力幫忙就是。”
“誰還沒個執念”這句話一出口,方舟便覺得心裡有個地方,驀然滾出了熱流。
那女子面容姣好,身段窈窕,綠色的天鵝吊墜為她增加了雍容的氣質,衝他笑的時候,是那麼地讓方舟感到踏實愉悅。
是林媛。
等方舟回過神來,對面已經掛掉了電話。
他自己也微微紅了臉,自己做的這一切,不過是為了振興九宮天。
而振興九宮天,不過又是為了能夠縮小兩個人之間,因為出生帶來的鴻溝。
方舟剛剛整理好思緒,就看見一位身形消瘦的老人走進了九宮天。
雖然氣色的確算不上好,但是目光決絕,是有所執念的人,才會有的眼神。
方舟連忙沏好茶,端給老人。
老人象徵性地抿了一口:“我是張大山的舊友,找你,是想讓你幫我找一副字畫。”
“是什麼字畫?”
“是樊圻的《出山水圖》。我這裡只有上半卷。”
老人家雖然身型消瘦,但是動作麻利,從隨身的木盒子將畫卷拿出展平。
方舟用了異能眼,這半張畫卷上的確冒著動人的光亮,的確是真品無疑。
樊圻的名號方舟必然是聽過的,清代山水畫家的代表人物。尤其是山水小景,著墨不多卻備受世人推崇。空然澄淨的風格在整個山水畫裡都是獨樹一幟的存在。
可是這樣珍貴的一幅畫,怎會被一分為二?
一分為二背後也意味著價值的流失。
“我希望你能找到這幅畫的下半卷。越快越好,因為我也不知道還能撐多久。如果我死之前沒能找到這幅畫。”
“我希望你,能在找到之後,代替我將這幅畫捐給博物館。”
方舟有些震驚:“您、您的心願是湊齊這幅畫再交給國家?”
老人略微一點頭,然後向方舟大概說了自己的經歷。
老人名叫顧一兆,是專門研究山水畫的專家,本身出生於商人家庭,家境殷實。
大華建國之後,為了支援各地歷史文化博物館的重建,顧一兆不僅捐出了自己收藏著的名畫,還從楓葉國等國,以私人名義,讓一批流出去的名畫得以重回故土。
“我那時候很喜歡一個姑娘,其實我們已經訂婚了。但是她家裡極力反對,我這種傾其所有隻為了幾張畫的行為。”
“捐東西哪兒有留名的,就算留,也都是虛名。”
“後來她被迫嫁給別人,出嫁之前,把這半卷畫留給了我。我窮盡一生,也是沒能找到。”
方舟看著老人平淡的講述,心中油然而生了一股敬佩之情!
古玩界,有真的只是為了錢,而珍重寶貝的。
有以為自己有兩個臭錢了不起,死物就是死物的,如唐玉樓。
有真的熱愛物件兒的,比如方舟他爸方秋白,再比如眼前這位顧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