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的眼中露出幾分意外。
這一副畫面寧靜致遠,似乎是這一個人退隱山林,顯得意趣高邈。
他又把這一件竹筒離得遠了一些,縱觀這一個筆筒,可謂是疏密有致,主題鮮明,雕刻刀法更是巧奪天工,絲毫不見錯刀和拖刀。
這一件竹筒,絕對可以算是名家大作,只是憑藉自己的眼光,根本看不出來。
方舟把躲在一旁的秦文叫了過來,示意他來看看。
秦文雖然一臉嫌棄,但還是拿起竹筒,開始仔細觀察。
片刻之後,他的眼神之中忽然亮起一陣震驚的目光。
而後,又是惋惜地搖搖頭,開口說道:“可惜了。”
兩個跑道兒的眼神一顫,連聲追問說道:“怎麼回事?”
秦文把筆筒一翻,裡面露出了一行刻款,那是三塊怪石,看起來奇詭嶙峋,但是卻又自成一派。
與此同時,秦文的聲音傳來。
“竹雕,基本上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先秦竹雕,漢唐竹雕,宋元竹雕和最為輝煌的明清竹雕。”
“其中,明清竹雕最為出名,技藝最為成熟,比如最出名的嘉定三朱,但是也因為如此,市面上流通,也多半是這種竹筒,數量也是最多。”
“而這一個竹筒,卻是宋元竹雕的扛鼎之作!”
“元代陶宗儀《輟耕錄》記載,南宋時有藝人詹成,他所雕刻的竹鳥籠“四面皆花版,於竹片上刻成宮室、人物、山水、花木、禽鳥,纖毫具備,其細若縷,且玲瓏活動”。”
“可見其竹雕技藝之高,作品之精美。所以,陶宗儀讚揚詹成:“求之二百餘年,無復此一人。”而這一個竹筒,就是詹成所做。”
“如果是完整的話,價格絕對會是一個天價,但是現在,卻是已經破損,價格自然一降再降。”
秦文說到這裡,把竹筒放了下來。
方舟問道:“不知兩位,這一件竹筒,想要出價幾何?”
這兩名跑道兒的身體顫抖了兩下,其中一名年長的,開口說道:“老闆,這一件東西,既然不是完整的物件,我們也不會獅子大開口,十萬,一口價,再送您一個鼻菸壺。”
方舟心中一動,開口說道:“那就拿出這一塊鼻菸壺,讓我來看看。”
老者立馬從大包旁邊的小夾層裡面掏出一個精緻的鼻菸壺,遞到方舟的面前,開口說道:“這一個物件,也是我們從那一戶人家收來的,可是廢了不少的功夫……”
方舟微微一笑,他自然不會相信他嘴裡的話。
和這些跑道兒的做生意,完全就是鬥智鬥勇,得打起萬分的精神。
他沉默不語,暗自卻將眼神沉凝,落在了這一個鼻菸壺上面。
這一個鼻菸壺是葫蘆雕刻,在周圍還裹著一層鋼圈,看起來簡陋不堪。
不過,這一個鼻菸壺,方舟的眼神落在上面,卻是心中一動!
一層淡青色的寶光直接幽幽亮起,厚度甚至比這一個竹筒的還要亮上不少。
秦文接過鼻菸壺,撫摸著上面的鋼圈,也是嘆息了一聲:“你這跑道兒的,收的東西倒是不少,怎麼總是有這種殘次品呢?”
“這葫蘆,雕刻精美,雖然不知道是何人雕刻,但是雕工實在是非凡,如果沒有猜錯的話,這葫蘆,原本在邊緣處應該是鑲嵌玉石。”
“但是現在,卻是鋼圈。”
那名年長的跑道兒的乾笑兩聲:“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當初那戶人家有人生病,就拿著玉去賣錢了。”
“兩件,十萬塊,我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