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奇缽兒卻道:“父王不必擔心,咱們的戰士耐得住嚴寒,又不缺少過冬的皮衣,只要讓他們吃飽,就算是下雪天,也照樣兒可以拉出去打仗!”
王平安笑了笑,道:“咱們兵將勇悍,我自是知曉。不過天氣要是太冷了,打起仗來自必會減員太眾,都是自己弟兄,心疼啊!”
他頓了頓,又道:“這次讓新兵比武,我主要是想挑出一部份精兵來,做為親兵使用。挑剩下的卻也不好打發人家回去種地,所以我想把挑剩下的新兵,編入大軍當中,你替父王訓練一下他們,把他們訓練成斥候吧,留著以後使用!”
阿史那奇缽兒欣然答應,道:“要說別的孩兒不行,可要說把新兵訓練成斥候,那卻是簡單之極。要說起來,咱們突厥的兵將,個個都是斥候啊!”
突厥將軍們一起點頭,都笑了起來。
當晚,刺史府中擺下酒宴,雲州刺史請客,款待阿史那奇缽兒一行人。好在突厥將軍雖多,可對吃喝並不挑剔,大塊烤肉,大碗烈酒,就能讓他們滿足了。
第二天,王平安便帶著阿史那奇缽兒等人,拉著招來的新兵,出了長城,讓新兵們比武較技,分下高下,以便整編。
新兵們都很清楚,這次的比武,和上次的不同,上次是大家一起來當兵,而這次是跟著誰當兵,能不能當上軍官。只要在這次的比武當中,顯出自己的功力,取得好的名次,那在新編的軍隊中,不但能當上軍官,而且還能當上品階不錯的軍官。
大家進入行伍,大多數的人是為了混口飯吃,可就算是混口飯吃,如果能吃肉,誰還願意喝粥啊!
這次的大比武,不是按擂臺來的,而是抽籤,按數字編寫籤號,每個籤號都有相同的兩個,只要抽中了相同的,那麼這兩個人就開始比武,獲勝一方進入下一輪,而打敗的也沒關係,也可繼續比,直到輸得徹底,再沒有可比的為止。贏到頂兒的,自然是最高階的軍官,而輸到底的,只能當小兵了。
有了官職做為彩頭,新兵們自然比武比得精彩。不過,其中有些人,看到自己的對手後,心裡一比較,發現贏不了對方,所以乾脆不比,直接認輸,這種人也不少。
第一輪好比,三下五除二,不用半個時辰,就結束了,分成得勝的和打敗的兩個大陣營,下午接著比,又比兩輪。如此反覆比試,直比了三天,才分出結果。
王平安把新兵們中最厲害的一百來人,補進了他原來的侍衛團,這樣他原來的侍衛團就有了五百人,稱為侍衛一團。而新兵中第二等級的五百人,則編為第二個團,稱為侍衛二團。如此命名,一直編制到侍衛六團。如此,他的侍衛團就有了三千人,由歐陽利兄弟們統領。
至於那些連六團都沒有編進去的新兵,有一部份人黯然離去,連招呼都沒打,連夜逃走,當了逃兵。王平安也不派人去追這些人,連小小失敗都經受不起的人,不會有啥太大出息的,逃就逃了吧,還省下糧食了。
那些沒有逃走的人,王平安把他們又編成了三個團,交給阿史那奇缽兒,讓他代為訓練,把這些新兵培養成斥候。
整編軍隊這種事情,說起來簡單,可要是真辦起來,也挺麻煩的。好在新兵們不用爭什麼官職,誰能當高些的軍官,那都是拳頭打出來的。要是有人不服,那拳頭底下見真章唄,又快又省事!
足足整編了三天,這才把軍隊的序列理順。
此時,天氣早已轉涼,進入了秋季,正是草長馬肥的好時節,極為適合大軍馳騁。王平安告別了雲州刺史,帶著雲州刺史送的糧食和冬裝,起兵趕去幽州。
幽州離雲州不算近,可對於騎兵來講,卻是無所謂了,大軍馳騁,數日便到了幽州之外。突厥兵依舊沒有入關。幽州這地方不太好走,長城都是建在山上,大軍入關太困難,浪費時日,再者就算是要補充軍糧,也不必非得入關,讓幽州的都督送出來就行。
王平安沒有去幽州,只是派人去通知幽州的都督,讓他提供軍糧和各種所需軍備,要補足十萬人的軍備。
要放在別的地方,想要補足十萬大軍所需,那可是太困難了,雲州就無論如何辦不到。可對於幽州來講,雖然吃力,卻是可以辦到的。幽州從前隋開始,就是大軍東征的後方大本營,不但戰馬數量多,而且武器裝備也足,畢竟就算不再做為東征的大本營,但防範外敵,幽州也是需要有大量軍備的。
王平安派了歐陽利去討要,歐陽利進入幽州後,三天後便出來,但卻不是一個人出來的,而是帶了一個人,一同來見王平安。
王平安見了這人,大吃一驚,這人不是別個,竟然是長孫無忌!
提前得到訊息,王平安親自迎出軍營,他見了長孫無忌之後,沒等長孫無忌下車,他便在車外行禮,叫道:“舅父大人,你怎麼出關了,怎麼來到幽州了?”
他以為長孫無忌是來做監軍的,怕自己帶著突厥大軍遠征,會出什麼意外,所以長孫無忌便來了。可是就算是來當監軍,也不用長孫無忌親自來啊,派一個大將軍來也就成了,比如說李績,或者尉遲恭這樣的大將軍,足夠用了,哪裡用得著長孫無忌親來。
長孫無忌下了馬車,拉住王平安的手,道:“無病啊,你可闖了大禍了,老夫此次前來,是冒了絕大的風險來提醒你的,要是你再不有所行動,怕是要身首異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