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唐朝好醫生> 第八百四十七章 武媚娘要收養李素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四十七章 武媚娘要收養李素節 (1 / 2)

第八百四十七章武媚娘要收養李素節

李治嘆氣,不知以後該如何撫養皇幼子李素節。皇子的撫養,可是和普通老百姓家的不一樣。當然,就算是普通的老百姓家,在撫養孩子時,也會希望孩子能身體健康,並且能得到好的教育。

皇子以後就是親王,不但要吃好喝好,還要受到好的教育,這些他們都是能輕而易舉得到的,更重要的是他們必須要學會輔佐兄長,也就是以後的皇帝。

在做父親的皇帝眼中,這點當然是很重要的,雖然在以後的新皇帝眼裡,並不這樣認為。就如同李世民希望李恪能好好輔佐李治,當一對兄友弟恭的好兄弟,但兩個兒子卻誰也不這樣認為。

李治自己當兒子時,沒有當好,但他卻希望自己的兒子,以後能順著他的意長大。李治看著王平安,道:“無病,你說,把素節交給皇后撫養,這樣好不好?”

王平安立即搖頭,道:“皇上,臣以為這樣做實在是不妥。別的不說,就說皇后娘娘要撫養兩個孩子,又是太子,又是素節,她又要管理這麼大一座皇宮,一個人哪兒能照顧得過來啊!所以,臣以為,還是把素節交給一個位份較低,且沒有子女,但性格卻好的嬪妃撫養,這樣才對皇幼子的成長最好,最能讓他長大後,讓皇上您滿意。”

王平安心腸不錯,對大人是對大人,對孩子是孩子,李素節這麼小,如被牽扯進宮鬥裡,會很無辜。要想讓他能正常成長,長大後能平平安安的,那就得保護他,而保護他最好的方法就是隱藏他。

找個位份低的嬪妃撫養他,嬪妃位份低,就意味著沒資格參加宮鬥,沒有子女便會對李素節好,把他當成以後的依靠,而嬪妃的性格好,這樣才意味著李素節長大後,性格有可能也好,少有爭強好勝之心……說得白了,就是李素節出局了,以後再沒有機會爭權奪位,不能成為現在的皇太子,或以後的皇太子的威脅,老老實實地做個安樂王也就行了。

在別的王朝,皇子出風頭,後果各種各樣,可在李治朝當皇子,要是出風頭,那結果就只能有一個了。王平安不想讓李素節遭遇橫禍,所以才這麼建議。

李治聽了,想了想,道:“位份低的嬪妃,這個倒是很多,但性格好的,朕倒是沒注意過,朕很少和她們玩耍的。”擺了擺手,他不再煩惱這個問題。

皇家子弟的事情,王平安不太好說得太多,他問道:“皇上,那您看蕭淑妃的案子,要怎麼個結法兒?”

李治一愣,啊了聲,道:“不是已經結了嗎,你剛才給朕看的不就是結案文書嗎?”說著,他又拿起了那張結案文書,看了眼,似乎是在確定,這到底是不是結案文書。

王平安忙道:“是,這案子到現在是結了。臣是問皇上,要不要進行連坐,多抓些人來,畢竟蕭淑妃被害,這可是大事,不如辦得大些,要起到殺雞駭猴的效果,讓宮裡的宦官和宮女們,以後再不敢起害人之心。”

米小苗抱著皇幼子,他看了王平安一眼,心想:“你這麼個說法,皇帝肯定是不會答應的,肯定不願意多殺人。可這麼問也好,早結案早利索,免得夜長夢多,再牽扯什麼進來。”

米小苗道:“皇上,小奴以為,這次案子確實應該起到殺雞駭猴的效果,那個害人的兇手,肯定是有九族的,小奴以為,應該把他的九族都抓起來,全都砍了。而且在砍他們頭的時候,讓宮裡所有的人都去觀刑,這樣才最好,保準以後宮裡再沒人行兇了。“王平安放了一把火,他趕緊給加點兒柴,扇點兒風,兩人也算是配合默契了。

李治一聽這話,立時就搖了搖頭。王平安和米小苗是正話反說,真實意思是讓他不要牽連太多,趕緊完事兒得了。他這皇帝還真經不起忽悠,竟真的說道:“這樣不好,連坐之刑,早就廢除了,這是酷法,朕又不是暴君,哪可能因為嬪妃被害,就恢復此酷法呢,當年的隋煬帝都沒這麼殘忍過。這案子就這麼結了吧,少殺些人,也可以讓宮人們知道皇家的寬厚,心存感激,以後行兇的事,自然也就不會再發生了。”

王平安答應一聲,拿回結案文書和那替罪羊的遺書,告退出殿,去忙乎自己的事了。

米小苗把李素節向前抱了抱,邊給李治看,邊問道:“皇上,皇幼子該如何安排?是繼續留在這裡,還是找別的嬪妃撫養?”

李治沉默了一會兒,問道:“小苗,你說素節讓誰撫養比較好?”他自己拿不定主意,而米小苗又抱著孩子,所以順理成章地,就問起米小苗來了。

米小苗頓時一愣,如讓他自己在肚子裡胡思亂想,那他還行,可一旦讓他拿主意,他就不行了,就如同李義府說的那樣,他是個沒有什麼大出息的宦官。

米小苗頗有些張口結舌,腦筋急轉,想著哪個嬪妃可以撫養李素節。可他這麼一耽誤時間,雖然僅是短短的一小會兒,卻也讓李治感覺問錯了人。

李治平常問的都是大人物,什麼問題幾乎都是可以立即給出答案的,從沒有象米小苗這樣結結巴巴,一臉莫名的樣子。

李治很不滿地站起身,道:“素節孩兒,還是先留在此處吧,該由誰養他,讓朕再好好想想。”他又看了一眼孩子,卻見李素節有要哭的樣子,搞不明白孩子是餓了,還是又尿了。

李治趕緊離開,他可不想聽孩子哭來哭去,就算是自己的兒子,他也沒興趣哄了。離了蕭淑妃的寢宮,李治回了更幽堂。

米小苗抱著孩子,在殿裡嘆了口氣,道:“可惜啊,好不容易皇上問咱家個重要問題,結果咱家還沒答出來,唉!”忽見小孩子嗚嗚地又要哭,他便不耐煩起來,揚聲叫道:“外面的,進來了兩個,好好照看皇幼子,如再不盡心,小心咱家要了你們的狗命!”

王平安出了皇宮,先到了承天門,帶上李義府,兩人一起去了尚書省。此時尚書省裡,大理寺的秦少卿早到,已然和長孫無忌說了此事。等王平安一來,帶來皇帝口諭,這案子便算是結了。

長孫無忌對這案子是無可無不可,並不怎麼太在乎,直接在結案文書上畫了圈,案卷交給大理寺封存,此案便算徹底完事,除非李素節長大,跑來要看蕭淑妃的案卷,否則不會再有人提起,這事到此為止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