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旱情
商人聽了金三全的話,紛紛點頭,一致同意這點。他們白天時,看到王平安帶來的隨從,就算準這個人的胃口小不了,用獅子大開口形容,是半點不會形容錯的。想想,光養那些手下,他就得花多少錢啊!
而這些錢從哪裡出,不就得靠刮地皮麼。哪個官員不刮地皮?他不刮,是因為他沒機會刮,而非不想刮!
一個商人道:“金老爺,要不然你去探探口風,看看王公到底想要多少?探出來了我們也好準備呀,要不然象現在這樣,不上不下地吊著,這誰能受得了,早點把孝敬送出去,咱們也心安!”
商人們又一起點頭,看向金三全。金三全只好也跟著點頭,這裡只有他能和王平安說得上話,他不去問,別人也沒法去問,而且這事交給他去辦,不就等於證明他是慶州第一商嘛,能和刺史扯上關係的商人,誰敢惹?
商人們又商量了一番,這才各自回家,人人都是唉聲嘆氣,剛餵飽了一隻狼,又來了一隻虎,不知得多少肉,才能把這隻虎給餵飽啊!
王平安送走商人們後沒閒著,等歐陽利回來後,他立即叫歐陽利去把武媚孃的事解決好,給她安排房子,並且要派人保護,不能讓她有半點的閃失。
歐陽利立即帶著歐陽兄弟們去辦,他們自然知道武媚孃的重要性,半點不敢馬虎大意,一切都處理得妥妥當當。
一夜無話,第二天清早,王平安升堂,所有慶州官員們都來到刺史府,聽王平安點花名冊。書吏又送上慶州的帳冊,給王平安過目。
王平安給官員們點過名後,便開啟帳冊翻閱,只看了幾頁,他就皺起眉頭,這帳目可真夠亂的,記得亂七八糟。
他舉起帳冊,衝著車四通晃了晃,道:“把帳冊記成這個模樣,是方便著怎麼貪汙吧?”
車四通大驚,王平安這話說得可夠重的,這是明擺著要找茬兒啊,難不成新官上任三把火,這頭一把火就是要整治自己?
車四通不敢頂嘴,但他有辦法把責任轉移,他道:“回王公的話,咱們慶州的帳冊很早以前不是這麼記的,是在七八年前,才開始如此記的,那時卑職還沒有來到慶州,沒有做長史呢。所以,這事和卑職無關啊!”
王平安看著他,問道:“那和誰有關?”
車四通立即道:“季大人來這裡任刺史正好八年了,如果王公有疑問,卑職去找他來問問?”
這時,下面有個小官道:“季大人今天一大早就出城了,他已然交印,行李更是早就打好了,甩甩袖子,兩袖清風地走了!”
王平安看向說話的小官,見這人站在隊伍的末尾,穿著一件洗得發白的綠袍,年紀大概四十來歲,但容顏蒼老,黑黝黝地面皮,上面盡是褶子,看樣子不象是個當官的,卻象是個穿著官服的老菜農。
王平安開啟花名冊,查了下,這人名叫崔大為,年紀並非四十多,而是三十五歲,正當壯年,乃是一名錄事,二十歲由地方保舉當上了錄事,結果十五年過去了,還是錄事,沒有升半階的官。
王平安抬頭看向崔大為,心中明白,象他這種人十五年沒有升官,大致上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啥本事沒有,就是混日子,這種人多為好好先生,為了保住飯碗,所以誰也不敢得罪;另一種是有本事,但嘴巴奇臭,別人為了讓他辦事,所以沒法罷他的官,可卻因為煩他,所以也不給他升官。
剛剛崔大為出言諷刺,很顯然他屬於後一種人,有辦實事的能力,但嘴巴太臭,很討人厭煩。
王平安道:“崔大為是吧?站出來說話!”
官員們一起看向崔大為,心中都想:“姓崔的,你這官當到頭兒了。唉,可惜了,他要是被趕走,那麼以後再遇到得罪人的事,或者難辦的事,找誰呢?”
崔大為心中也頗有後悔,自己幹嘛多這句嘴,一家老小還指望著自己的俸祿過活呢,要是沒了官做,家裡人吃什麼啊,上有老下有小,好幾口人呢!
可話已說出口,沒法收回了。崔大為只好硬著頭皮,走出佇列,衝著王平安躬身行禮。
王平安道:“依著你話裡的意思,那就是說慶州的帳冊混亂,是否存在貓膩,是沒法查的了,因為前任季大人已經風火雷電地跑掉了,所以爛攤子只能由我來收拾了,對吧?”
崔大為聽這話語氣不善,心想:“他心裡窩火,看來這股火要衝著我撒了,那我的官想必保不住了,既然如此,那就有啥說啥吧!”
他大聲道:“卑職確是這個意思,前任官的爛帳自然要由現任官處理,如果季大人是升官或調職,那還有可能追查,但他是卸任還鄉,如要追查,難免讓人說成是卸磨殺驢,與王公名聲有損,所以這個啞巴虧,您只有吃下去了!”
王平安看著他,半晌沒有說話。
大小官員們都為崔大為捏了把汗,幸災樂禍的心思也淡了下去,不管怎麼說,這個崔大為雖然討人厭,可州里很多事情,除了他,還真沒別人能去做,他要是被趕走,那他的事情豈不是要分給大家?有些事情,真的是很難辦啊!
王平安啪地將花名冊合上,道:“你的這個意思……哼,崔錄事的意思,你們誰贊同?”
官員們一起把頭低下,誰也不說話,沒人敢贊同。
等了一會兒,王平安忽地笑了,道:“崔錄事說的是實話,說實話就應該受到獎賞,我怕漏賞了誰,所以才有此一問,沒想到諸君這麼替我著想,為我省事兒。好吧,那我就只賞崔錄事一個人了。”
大小官員一起抽氣,不會吧,竟然是要賞?
崔大為也是吃了一驚,他都做好滾蛋的準備了,正愁以後幹什麼能討生活呢,不成想新任的刺史大人話鋒一轉,竟然要賞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