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肚子硬了
唐玄奘還沒說話,同樣在屋裡打座的惠正說話了,他道:“師叔,玄奘大師要開俗講,這可是長安城裡數十年難遇的重**事,您可萬萬不能阻止!”
王平安看了他一眼,嘆口氣,沒吱聲。可他這麼一看惠正,卻發現這個原本就英俊的小和尚,更加英俊了,不但俊俏,而且竟然還有幾分莊嚴,難不成他被玄奘大師感化了?
王平安忽地笑道:“好,既然如此,那師兄你就開俗講吧!”他轉身出去了,你們不是開俗講嗎?好,我也來開個俗家,不過不是由我來講,我讓狄仁傑來講,編本《西遊記》出來,和你們打對臺,看聽你們的人多,還是聽我的人多!
見王平安出了門,唐玄奘問道:“惠正,你師叔生氣了?他不會因此,不為貧僧建雁塔了吧?”
惠正搖頭道:“不會的,師叔向來說到做到,而且他錢多到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有多少,莫說建一座雁塔,就是建十座,他也不在乎的!”
唐玄奘點頭道:“那就好,就算他生氣也不要緊,待貧僧找個時間,去他房裡,給他講幾個典故,他就什麼氣也生不出來了,讓他建多高的塔,他就得建多高的塔。”說著,他笑了起來。
惠正也笑了。經過這段日子的相處,他發現玄奘大師並非象他明面上表現出來的樣子,是個不通世事,一心鑽研佛法的人。相反,唐玄奘極通世事,而且極擅長運用他自身的長處,迫使別人接受他的觀點。
比如說,磨嘰。在和惠正單獨相處時,唐玄奘從不講什麼典故,要麼看書,要麼打座,而每逢見到象王平安這樣的大人物,他就會磨嘰起來沒完沒了,非得把別人磨得怕了他,從而答應他的要求為止。
惠正心中佩服,要想宏揚佛法,看來光靠自己信奉修行是不夠的,得有本事讓別人跟著自己信奉才行。靈感寺破敗如此,也和自己沒有這個本事有關,看來自己以後也得和玄奘大師學學,也準備千八百個典故,見人就說,不把人拉入佛門,誓不罷休!
惠正念了聲阿彌陀佛,道:“玄奘大師,您有大智慧!”
唐玄奘同樣唸了阿彌陀佛,回道:“惠正師侄,你亦有大智慧!”
王平安去了自己的屋裡,兩個小丫頭早就等得他望眼欲穿了,見他回來,一起跑上來問候。王平安沒提李伊人的事,只是叫她們準備飯食,並叫來狄仁傑歐陽利他們,大家補上年夜飯,自家人好好過個年。
熱鬧過後,王平安深感疲憊,上床休息,不久便進入了夢鄉。
且說前面院子裡的那些書生士子,他們大過年的不住客店,反倒是跑到靈感寺裡來立帳篷,自是有其緣故。
他們當中,有一些人是跟著王平安去過石坑村的,參加辨證天花惡疾,所做出的貢獻,已然吏部記檔。此次科考,他們應該是可以取中的,此時朝廷不斷地開疆拓土,所需官員漸多,不怕沒有位置。
雪地裡待著沒事,書生士子們自然要談一談即將開始的科考,以及自身的前程,這是人人都關心的事,想讓他們不談,那是不可能的。
一堆篝火旁,一小撮士子高談闊論,他們都是去過石坑村的,都在吏部備過檔,底氣自然足些。
一名士子道:“小弟我今科必中,這點倒不是小弟自吹。”他擼起袖子,向眾人展示自己的痘疤,道:“這就是憑證,就憑這個痘疤,小弟今科必中,只不過說到名次……唉,當真難了。”
另一名士子道:“要說今科取中,愚兄也是有把握的,所愁同樣是名次問題。不過咱們既然來了這裡,便能與王恩師多多接觸,看他平常喜歡談什麼話題,看什麼書,從中想必能猜出一二來。如此入場之後,做起文章來,應當可以省些氣力。”
又有士子道:“王恩師重情重義,定會提攜我們的,這點倒是不用擔心。”
他們在這邊說話,周圍不少人在默默地聽著。很多士子來得晚了,沒有趕上王平安辨證天花的事,在心理上難免有落差,認為自己照那些參加過計程車子少了些根基。
那先前領頭給王平安跪下磕頭拜年的孫氏祖孫,便是沒有趕上辨證的,他們爺四個坐在帳篷外面,聽著那邊士子們說話。
孫年嘆了口氣,道:“我年紀大了,中不中的也無所謂了,可惜你們了,難不成要熬到我這歲數,才能進入仕途?”
孫節安慰父親,道:“爹你不必憂心,咱們好歹今天在王公的面前報了姓名,也算結下了師生之緣,說不定他能照顧咱們一二呢。”
孫烏嘿了聲,一指院子裡無數計程車子,道:“這麼多人,他如何照顧得過來,還不如轉投別人門下,那才說不定能被照顧呢!”
孫兔也道:“祖父,爹爹,咱們白天不是看到一個叫狄仁傑的人嗎,他也是今科的考生,而且還是王公的結拜兄弟。要是我所料不錯,今科狀頭,必是他無疑。”
孫烏和孫兔名字意為日月,金烏代日,玉兔表月,是這個意思,而非字面上的烏鴉和兔子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