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平安趕緊轉身,緊專幾步,到了長孫杰忌的跟前,行祝凹,“長孫大人,因道路不通,堵車嚴重。所以學生來晚了!”
堵車這個藉口真好,古今通用啊!
長孫無忌哼了聲,道:“為何遲到,理由不必向老夫解釋,但也不必向吳王殿下解釋,你還走進去向皇上和太子解釋清楚吧!”
王平安道:“是是,都是學生的不是,學生這便進去說明”
他一道歉,一表示出誠惶誠恐地表情,長孫無忌的態度卻緩和了下來,看了一眼還站在城垛下的李恪。他低聲道:“無病啊,你有今日,都是太子殿下一手所賜。
太子殿下才是可以為你遮風擋雨的大樹,你要想躲避風雨,可不要選錯了大樹,站錯了地方啊!”
王平安一咧嘴,心想:“我招誰惹誰了,你以為我願意讓李恪抱肩膀哪,我是躲不開啊。總不能將他的手扒拉開呀!”
他假裝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滿臉“惶恐”地道:“學生知錯了,下次定不會再犯錯,還請長孫大人原諒!”
長孫無忌微微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知錯就改,善莫大焉。嗯,你穿上這身官服,還是很精神的嘛。來。讓京中百姓也看看!”
說著他拉過王平安的手,將王羊安也帶到了城垛前。李恪心中暗罵。可卻啥法兒也想不出來,尷尬地陪了個笑臉,轉身走了。
長孫無忌竟然也抱住了王平安的肩膀,和他在城垛前站好,衝下面的百姓揮手致意!
王平安心想:“我成香餑餑了,誰都想抱一下我的肩膀。幸虧這是在唐朝,要是在現代,下面還不得閃光燈一片哪!”
他臉上擠出笑容,也衝下面的百姓揮了揮手!
長孫無忌在京中為官多年,但他並不如何親民,京中百姓認識他的人不少,但多是達官顯貴,普通百姓是沒幾個認識他的。但從“親民”的角度上說,王平安卻做得比他要好的太多,普能百姓認識他的人極多!
剛才王平安和李恪出現在城操後面,有些突然,只有前排的百姓看見了,但也沒來得及歡呼雀躍一番。大家還都抬著頭,想再看看是否還會有人出現?結果沒白等,只片刻的功夫,城垛後面又出現人了,這回換了王平安和一個老頭兒!
下面的百姓一起歡呼起來:“平安小神醫,王爵爺!”啪啪啪,隨著喊聲,百姓們還鼓起掌來!
有的百姓問道:“那個穿紫衣服的大官是誰,是哪位相爺?”
有人答道:“不認得啊,朝中穿紫袍的大官不少呢,誰知道他是誰!”
有的則道:“連他你們都不認的。那便是長孫大人啊,無忌公,凌煙閣上的第一功臣!”
原來是他呀,他就是長孫無忌!
百姓們在向王平安歡呼一番之後。又叫道:“無忌公,大唐頂樑柱!”
長孫無忌在城垛後面,忽地笑了,衝王平安道:“老夫一直以為,我比你要有名的多,百姓們就算要打招呼也是先和我打,不成想百姓卻先認出了你來,然後才認識了我,這倒也真是奇了!”
王平安忙道:“長孫大人每日裡操勞國事,哪有時間四處閒逛,百姓自是不認得您,這正好說明您勤於國家之事啊。至於學生,每天無所事事,四處亂跑,也便認識了許多的百姓。學生今後定要學習長孫大人,不再到處亂跑了,要好好的為朝廷效力!”
誰說王平安不會拍馬屁的,這馬屁拍的,幾乎可以稱得上是絕響了!
長孫無忌哈哈大笑,他道:“名利於老夫,已如同雲煙,老夫官做到了這個位置,難道還會在乎有沒有人認得嗎?不過,你這孩子,倒也會說話,明知你在玩虛的,可卻偏偏不討人厭!”
他仍舊單手環抱王平安的肩膀。領他進入門樓。門樓裡面站了足足五十多名大臣,清一色的紫袍,所有三品大員,盡數來到,光衛府大將軍就有十幾位,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的長官一個不落!
王平安向前面一看,就見李世民身穿五爪金龍袍,頭戴平天冠,珍珠簾輕輕晃動,端坐桌後,而旁邊站著的李治,也是一身正裝,就連李世民身後站著的史毒臣,竟也穿著三品的紫袍,一臉的嚴肅!
原來朝中這麼多的大官啊,三品以上的竟有好幾十位。整個屋內。只有王平安一個人,是穿著深緋官服的,他的官最小!
王平安進了屋,正想上前行禮。解釋一番他為什麼遲到了,卻見長孫無忌衝他搖搖頭,示意他站到群臣的最末,不要多說廢話。
王平安心中嘿然,原來剛才在外面是嚇唬我的,其實如不是我建議的這件事,又要親身參予,我連進屋的資格都沒有,還解釋為啥遲到?此時此刻,我壓根兒就沒資格出聲!
李世民閉目養神,忽然睜開了眼睛。道:“時辰到了吧,外面的天亮了?”
史忠臣忙道:“回皇上的話,時辰到了,不過咱們在城裡,看不到太陽躍出地表!”他這話的意思是。時辰已經過了,但那是太陽的毛病,不是皇上您的毛病!
李世民嗯了聲。站起身來,頭上的珍珠簾嘩嘩一陣輕響,道:“那便開始吧!諸君,隨聯出去!”當先出了屋子,走上了城牆!
大臣們按著官階,逐次出門,別看王平安就站在門邊,但他得最後一個出去。每個大臣路過王平安這裡,都衝他點頭微笑,尤其是李治。竟還衝他眨了眨眼睛!
王平安最後出了屋子,站到群臣之後,這個位置不太好,離皇帝很遠,而且他的位置是看不到下面的百姓的。
李世民登上新造的一個紅色高臺。讓下面的百姓都看到自己。就聽城下安靜了片刻,緊接著。吾皇萬歲的呼聲,猶如海中巨浪一般,鋪天蓋地地撲向了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