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平安想看看眾嬪妃到底長得啥模樣,但紋嬪妃是不會雪頸們心頭來的。她跪在李世民的案前,低聲細語地回答了李世民的問話。
李世民哼了一聲,道:“你對聯唱的是什麼歌謠,再唱一遍來給聯聽聽!”
王平安心裡一緊,心想:“用這種口氣說話,可不見得是好事,難不成要找茬兒,殺掉武則天?”
他想起後世那些影視劇了。只要是關於武則天的內容,勢必會提到一個故事,說是李家的天下將被武氏給取代了,到底是啥典故,他當時聽著沒在意,現在自然更加想不起來,但似乎李世民當時是很信這個的!
想想李世民相信這種謠言,應該是有一定現實基礎的。據說當初前隋時,也曾有過歌謠,說是李氏將取代楊氏,奪得大隋的天下。所以楊廣才會特別的反感李淵,總想著殺掉李淵。這到底是個什麼說法,王平安也不太清楚!
沒辦法,不是他記性不好,而是現代時,他何曾想過自己有朝一日會跑到唐朝來,而到了唐朝。他又上哪去查證這些歌謠啥的。事關朝廷興替,別人吃飽了撐的,沒事議論這種歌謠,嫌腦袋在脖子上待得時間太久了嗎!
王平安想到歌謠,自然而然地就想起了造反,想起了篡權,他默不作聲,靜靜地站在後面,等著這嬪妃哼唱所謂的歌謠。
這嬪妃輕聲道:“臣妾啟稟皇上,臣妾昨晚對皇上唱的歌謠,是臣妾小時候,母親給臣妾唱的民間俚曲”
李世民不妹煩地皺起眉頭,估計是嫌這嬪妃羅嗦了。見皇上不快,史忠臣忙道:“皇上讓你哼唱小曲,你哼唱便是,莫要多說廢話,耽誤皇上的時間!”
這嬪妃答應一聲,不再解釋小曲的來源,輕聲地哼唱起來。這是一典型的,帶有山西腔調的歌謠,是一類似後世搖籃曲,母親用來哄小孩子睡覺的小曲。
王平安心想:“武則天是山西人?她是哪兒的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母親是哪兒的人,估計應該是山西人吧!”
曲歌謠唱完,李世民和史忠臣都沒有說話,殿裡靜悄悄的。王平安更不敢出聲了,唐太宗上面坐著聽,則夭女皇在下面跪著唱,自己有幸能聽到則天女皇唱小曲,說出去誰信啊?他連大聲呼吸都不敢了!
王平安感覺不出來這歌謠到底有啥奇特之處,似乎沒有半個字,提到江山興替,改朝換代啥的呀,總不至於因為這歌謠,李世民就要開始反感武則天吧?”
沉靜了片刻,李世民冉道:“你對聯唱這歌,意欲何為?”
這嬪妃不慌不忙地道:“臣妾見皇上無法入睡,想起臣妾小時候也曾如此。每每不肯睡覺,母親就會唱這歌謠,臣妾便很快就能入睡了!”
李世民眯起眼睛,道:“你把聯當成是小孩子了?”語氣已是大為不善!
這嬪妃尚未來得及回答,就聽李世民一拍桌子,喝道:“拉出去,鞭答二十!”
王平安大吃一驚,這到底是為什麼啊?平白無故的,怎麼就要拉出去鞭答?他腦筋急轉,想著這時要不要出去。為武則天求一下情,好歹先結個善緣,送個人情啊,以後的幾個年裡。他還要聳武則天吃飯呢,這可是日後的大老闆!
然而,皇宮裡的事情,他一個身為外臣的,哪可能真的出言干涉,估計他要是一說話,李世民也得把他拉出去,讓他和武則天一起受刑,做一對難姐難弟!雖然。共患難交情更深,但自己屁股遭罪是卻真的
他只這麼一猶豫,史忠臣就命人把這嬪妃給拉出去了。只眨眨眼的功夫,就聽外面傳來慘叫聲,禁衛在抽打這嬪妃了,現在再求情也來不及了!
李世民看向面色灰白的王平安,以為這小臣子被嚇住了,向王平安招了招手,示意他過來,道:“這個婦人,昨天晚上竟對著聯唱起兒歌,雖然讓聯入睡,但卻犯下了大不敬之罪,是以不應饒她。無病認為聯的處罰可是妥當?”
王平安心中納悶兒,這種事問我幹嘛。宮闈之事,不該對我這個外臣說啊!蹭到皇帝案前,不知該如何回答。只好道:“臣以為皇上處理得當,那婦人,“該當受罰!”
心裡卻很是哆嗦,這事要是傳出去,傳到了武則天的耳朵裡,非得重重地得罪她不可,以後必是小鞋不斷啊!
李世民哼了聲,沒有說話,又看起奏章來。史忠臣瞭解皇帝的心思,他本來以為皇帝傳來那個嬪妃,是想讓她以後多多陪伴在身邊呢,沒想到卻是當著王平安的面。將她痛打一頓!
既然是這樣處理,當然就是在暗示什麼了!
皇上不說話,那他就得解釋一番了。史忠臣道:“無病,皇上夜不成寐,事關重大,有關朝局啊。要是被外人得知,那還得了?無病你說是吧?”
王平安又不是傻子,立即就明白了,這話暗示得太明顯了,嚴格來講,這已經不是暗示,而是地地道道的明示了!
皇帝身體不適,不能讓外人知道,否則會出現很多的麻煩。武則天雖然讓李世民睡得香,但她一定嘴沒牢靠。或者讓皇帝預感,她不是個可靠的人,所以痛打她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