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帝原本屬意的人選,自然是李修澤。
此番他在議和時立功,又幫著齊長玉找回了秦蓁,雖然行事衝動了些,還不太老成,但他覺得,只要多加歷練,多給李修澤機會讓他在朝臣面前多露露臉,日後總能練就出城府來。
畢竟,眼下李修明一死,他膝下就只剩下兩個兒子。
太子太過溫吞仁厚,雖然是個明君,但若身逢亂世,未必有那膽氣懲處奸惡。
而李修澤,雖然看似爽朗不拘小節,實則從那日他對李修明的態度,晉帝卻看出來他是個能分清事理,也絕不會姑息養奸的人。
如果將來他百年後,太子登基繼位,只怕還得靠李修澤這心性正直,而又能當斷則斷的兄弟幫忙。
所以,眼下晉帝自然十分看重對李修澤的培養。
然而大臣當中,更多人卻提議讓齊長玉出面。
這些人,晉帝略有印象,言論最為出挑的,這些年來一直與肅親王暗中有聯絡。
那份名單晉帝查出來後,雖然已經循著由頭清理了不少人,可畢竟現在朝中的重臣就這麼多,總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拔乾淨。
何況,這由頭也並不是那麼好找。
這些人蟄伏在朝中已經多年,更是有著自己的根基,尤其內閣當中的,更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於是晉帝只得暫且留著他們。
眼下聽他們說派齊長玉去更為合適,也按捺著性子,問:“這迎接和親公主耽擱不得,很快就要動身,算算時間,也就在齊長玉婚後兩日,但此去少說也要一個月,總不好,讓人家剛剛成婚就拋下新娘,趕赴邊境吧?”
“可他除了世子之外,更是我大晉的神使。”有人說道,“此番梁國提出和親,本就是因為我們抓住了巫衣族的人,巫衣族的人向來行蹤詭譎,這次我們又嚴懲了族長之女,若派尋常人去,恐怕會生出什麼變動來,反而是這神使的身份,能壓得住那巫衣族人一頭。”
“是啊皇上,萬一梁國根本沒安好心,怕人在半道上截殺公主怎麼辦?世子身為神使,本就讓人敬重忌憚,若世子去,一定能化險為夷!”
就連李修澤,聽著也忍不住說:“父皇,兒臣也覺得世子表哥去更合適,本就是兩國邦交,世子表哥處事有度,為人也和善,而且,還善用兵法,如果半道上真的有什麼問題,他一定可以應付。”
這時候,晉帝甚至還沒來得及提出讓李修澤去,所以,李修澤的話也就到這兒了。
說完雖然覺得對秦蓁有些殘酷,但,事情就是這個道理。
李修澤壓根沒看出來肅州那一脈在打什麼主意。
晉帝聞言看了他一眼,想了想說:“你送後周使團回程也累了,先去休息吧。”
肅州一脈竟然堅持讓齊長玉去,他倒是也想聽聽他們還有沒有什麼別的理由,不過,卻不能讓這心大的李修澤知道。
待李修澤一走,晉帝又讓其他人也先回去,只留下那最出挑的大臣。
“說吧,讓齊長玉去,真正的目的是什麼?”晉帝直接問。
這滿天下,無人不知他忌憚著南疆那邊的數十萬大軍,所以才將齊長玉扣在京都,看似是照顧,實則是將他當做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