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見那河西高牆前搭了一座戲臺子,上有花旦小生,並一應戲服妝奩,甚是齊備。
莫寒瞧得怪奇,便收了傘,問柳傾城道:“這些到底是在做什麼?”
柳傾城道:“你難道不知今日是什麼節日?”
莫寒驚道:“節日?過節麼。”
柳傾城笑道:“今日乃八月十五,你說過不過節!”
莫寒大喜,忙道:“原來是中秋佳節,那這些是要...”
柳傾城道:“聞得客棧裡的人說,今晚若天晴,便是佳節煙火盛會。每年皆有,可巧被咱們兩趕上了。”
莫寒笑道:“那可太好了。既如此,咱倆去瞧他們做什麼吧。”
柳傾城欣然應諾,二人去了那橋下找船公乘船,遊覽河邊風色。船簷上又勾掛著各色燈籠,紅黃綠紫俱全。
柳傾城詩興大發,忽令船公備上一副硯臺,一卷白紙,一支墨筆。莫寒見狀,忙坐下來替她研磨,又笑向她道:“傾城,你可也要作詩了?向來聞你頗有學問,只不知如今怎樣?”
柳傾城道:“你再取笑,我可就不作了。”
莫寒忙說:“別呀,我不過誇讚你一句,哪能算得取笑呢。”
柳傾城提筆沾墨,口內說道:“若這詩做的不好了,豈不有負你的美譽?那時你可有的說。”
莫寒笑道:“凡是你所做,都是好的。”
柳傾城未再理他,只在紙上寫道:“墨柳岸梢煙火卷,溪瑤舟載離人怨。香消莫提半生全,淚灑硯案扶槳間。”
莫寒頭聞第二言已是心生疑惑,暗想這正值佳節歡喜之際,柳傾城何以作這等哀愁之句。又瞧得後兩句,更有大為失落之感。
不覺得勾起京城離別傷懷,本欲問其原故。怎奈自己突生傷感,卻也問不出了。
二人乘舟片刻,便上了岸。莫寒哀愁過後,便也問起柳傾城來:“傾城,你方才所作之詩大有離愁之意,敢問是何緣故?”
柳傾城稍稍沉吟,又一笑而道:“你不覺著,過了今晚,你我之間的劫數或許就要到了,不是麼?”
莫寒道:“這是何意?有我在你身旁,哪裡還算是有劫數的?”
柳傾城道:“你且休急著分辨,仔細揣摩我說的。都是人算不如天算,如今這樣的形勢,你心裡總該比我清楚的。”
莫寒低頭思索了一會,愈覺悲感傷切,便不再言說。
哪知柳傾城卻又補了一句:“雖如此道,今晚這節必是要過得通透爽快。怎得耽誤了這好韶光?”
莫寒抬頭喜道:“韶華易逝,人物不留。咱們過得一刻是一刻!”
二人說定,便去那橋頭賞風,柳岸品香。正見那戲臺搭起,又有戲子小唱,其裝扮乖覺可愛,口齒伶俐。
二人無不歡喜,過客也都拍手稱快。
二人再去猜燈謎,得水仙一盆,鴛鴦筆兩支。再得一幅山水畫,名書詩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