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帝道:“你一味自責,可曾領會你父親深意?為何他不讓你效仿你兄長那般呢?”
莫放搖頭,道:“臣至今不解。”
梁帝道:“以朕之見,你父親就是因為對你大哥的愧疚太深了。所以才不願你同他一樣,倘若一旦入了巡防營,適應了軍營生活,日後必有大作為,少不得朕要派你北上抗敵....”
未等梁帝說完,莫放卻搶上話道:“這正是臣日夜朝思暮想之事啊!”
忽覺失禮,便不再言。梁帝笑道:“你是想為你大哥報仇是吧。”
莫放重重地點下了頭,梁帝再道:“你父親正是怕你如此,才百般阻撓你的。”
莫放道:“難道父親就沒有想過為兄長報仇嗎?”
梁帝道:“你父親自然想過,而且他報仇之念比你更勝百倍。但你父親也知時機未到,因此他不敢出師。”
莫放道:“七年了!何時才算時機到?”
梁帝道:“孩子啊,你涉世未深,哪知世道艱難。又怎知北境之禍患如何?莫說你,就連朕,如今也是懸掛著,日夜難安哪!”
莫放道:“不論如何,臣此生定要為大哥報仇雪恨,還望陛下恩准,讓臣北上抗敵!”
梁帝嘆道:“你看如今京中情勢,你忍心離你父親而去嗎?”
莫放低了頭,道:“這皆系臣之過,臣必要盡己所能,挽救一二!”
梁帝大喜,道:“這才是朕所認識的莫放!”
莫放又道:“望陛下給句準話,若臣助父親解了京城之危,陛下可否準臣北上?”
梁帝皺著眉頭,道:“那時你父親縱然不樂,但朕會為你說話。”
莫放叩謝,道:“有陛下這句,臣便放心了。”
君臣二人敘談多時,賞花也多時。直至有太監來催促梁帝用午膳,梁帝邀莫放一同用膳,莫放不敢推諉,自也隨之一道。
膳罷,莫放出宮回府,到了府內後院屋中,左思右想,將這數日以來的遭遇前前後後細細琢磨了一遍。
暗知自己罪過不低,這時候當是以身贖罪之時了,當然入獄受死聖上不讓。
那便要將詭滅餘孽一網打盡,叫京城之內再無禍患,如此既可贖罪,還可令父親還有聖上舒心。最為要緊的,是自己曾得陛下許諾,讓自己北上抗敵,完成數年以來的心願。
這般想定之後,莫放鬆快了不少,再不似之前那樣無精打采的,臉上只多了沉穩,卻再無沉重了。
丫鬟杏紅看著也算放心,張管家亦十分欣慰。莫放還要飯要茶,好生受用一回,再思索破詭之計。
思前想後,終覺還是得從那三名逆賊身上下手。
自冷厥口中知悉,那三人曾受黑衫人指點到紫麟書齋居住許日。而那黑衫人又出現在假山一帶,這絕非偶然。那黑衫人與詭滅之族定然有系,只要挖出此人,必能有所斬獲。
然這幾日以來,莫放去大理寺去了數遭,所得知的皆是那三人受嚴刑拷打,卻尚未吐露一字一句。
莫雲天嘆氣數回,大理寺卿餘百業也是沒轍。莫放雖未涉足江湖,也深知江湖之人血氣方剛,且這三人本為復仇而來。自然不會惜命,縱然他們有同黨留京,江湖人義字當頭,他們也絕不會幹出出賣好友之事的。故而受了再多刑法,亦是無所效用。
莫放不覺喪了氣兒,莫雲天見他這幾日也跟著忙前忙後,追問審判結果,心自甚慰。時常的也安慰於他,又朝他說道:“放兒,不如明日你也去審問審問,興許會有意想不到之料也未可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