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玄幻魔法>詭城風雲錄> 第四卷 禍兮伏矣 第二百三十九章 逆賊落網公子心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卷 禍兮伏矣 第二百三十九章 逆賊落網公子心傷 (2 / 2)

莫雲天點了點頭。一旁的白瞿還是不樂,又道:“侯爺,不是屬下不給情面。此次我等也是出了好大力氣的,難不成都交由他們七雀門麼?況且這乃是刺殺聖上的逆賊,自然要拿到明面上來審辦了。交給七雀門,恐惹京城士子百姓非議呀!”

鄭權與冷厥互看一眼,鄭權道:“侯爺,我看白瞿說得不錯。此事還需三思,刺殺皇帝一事非同小可。”

莫雲天嘆了口氣,道:“那就先關至天牢,容後再議吧。”

白瞿欣然接令,命甲士帶人去天牢重地關押。甲士領命而去。

幾人還在行走,卻見有飛馬奔來,乃是宮中傳命的太監。命莫雲天進宮,莫雲天會意,便向三人告辭,自隨傳命太監進宮。

到至華陽殿御書房,見梁帝備陳今夜之事。梁帝大喜,要重賞莫雲天。莫雲天只道:“此乃老臣份內之事,安敢受賞。陛下若執意要賞,微臣倒有一事,要求陛下開恩。”

梁帝便問何事,莫雲天道:“老臣犬子莫放此次受歹人所讒,誤入歧途。險些害了陛下,又險些令京城動盪。這乃是天大的罪過。但老臣想,他畢竟是老臣之子,老臣實為不忍,況內人剛剛過世,老臣再不願那逆子隨母下黃泉,將來老臣當無顏面見內人。老臣斗膽,願代子受過。望陛下開恩,免去罪子死罪。讓老臣待他受刑,以全老臣愚念。”

說罷向上叩拜數回,把頭磕破了也不曾停下。

梁帝忙來阻卻,扶莫雲天起身。莫雲天執意不起,梁帝勸道:“愛卿言重了。愛卿之子本就沒有多大的罪過,你家三公子朕是知道的。打小他也時常入宮陪朕解悶。只是後來有你家大公子莫徵,說來也是慚愧。全是朕對不住他,當年莫徵以一人之力挽救京城全城百姓。朕深為感佩,此莫大功勳,卻還是朕將他推上北伐之不歸路。如今昔人已故,朕痛徹心扉。愛卿之子莫放也是因他兄長一事,這些年一直耿耿於懷。後來言行也有不當之處。說起來罪責都在朕身上,朕一直想著如何賜恩於你府上,這回愛卿立此大功。叫朕怎麼忍心再降罪於愛卿之子呢?愛卿也不必代子受過。朕即刻下諭,放了莫放。愛卿記得讓他入宮來看朕,這些年了總難見得他一面。還有莫寒,他救了朕一命,這會子好似出了城,待他回來也要一併來朕這裡為是。”

莫雲天湧淚而出,望梁帝再拜,並說:“真乃皇恩浩蕩,老臣誓死效忠陛下,必帶犬子前來謝罪。望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梁帝即刻傳諭,叫執事太監去傳話給七雀門門主,令一雀掌使鹿元生開釋莫放。

擎天谷鹿元生得信,雖說心中大為不樂,卻也只得謹遵皇命。便有獄衛傳命至壇牢獄首,獄首得命開牢房放人,由獄衛押出谷外,蒙上頭紗。一直押解到京,送至上駿府方罷。

傳諭那晚,莫雲天又問梁帝那三個賊客該如何處置。梁帝反問莫雲天有何諫言。莫雲天將白瞿與自己的意思,一個是押入天牢,一個是押入擎天谷,兩個擇選都說將出來。讓梁帝裁度聖斷。梁帝想了一想,道:“以朕之見,莫不如先令大理寺卿與愛卿共同協理。如若查不出其同黨所在,或是查出並予以抓獲。另外愛卿所言的那詭滅之族一事,愛卿可試著審辦,如不能,再由七雀門辦理,屆時該如何便如何。只需知會朕一下便可。”

莫雲天領命而去,如梁帝所諭,將那三人押入天牢候審。梁帝下詔,由執事太監傳命給大理寺卿餘百業,餘百業接詔並與莫雲天商議。擇日審辦此逆案。暫且不論。

話表莫放自被送回到上駿府中,家下人見了自然歡喜。一個個都心存疑惑,他們皆不知三少爺這段時日去了何處。但見莫放一臉土色,也都不敢著問。只張管家笑嘻嘻地迎莫放進來,因府中無人,向來都悉張管家掌管府事。

便命廚房熬上濃湯滋補莫放的身子,早有好幾個丫鬟簇擁著帶了莫放入府後安歇了。

莫放見到他們,臉上並無多少波瀾。便有他房裡大丫鬟名喚杏紅的問他緣故。他也是不理會,只是由著她服侍,便似丟了魂兒一般。叫他坐便坐,讓他躺下便躺下,讓他伸手脫換衣服,他也照做不迭。

往常哪會這樣聽話,總要鬧個不住,把氣性使盡方能罷休。

這會子如同變了個人一樣。丫鬟杏紅卻瞧出不好來,只淌著淚問莫放道:“公子可別嚇奴婢,老爺知道了奴婢可怎麼活呀。公子這幾日究竟去了哪裡,為何會是這般光景了?”

莫放還是不言語,杏紅服侍完了,只哭著跑去打發丫頭催廚房湯飯是否齊備。

廚房備好飯食,就由外門的丫鬟送進來,杏紅又服侍他吃飯。

莫放這些日子總沒吃過好的。這會子見到這些美食,卻一點食慾皆無。只胡亂吃了半碗,便再也不肯吃了。

一頭倒在床上睡下,不久便起了微鼾之聲。

杏紅收拾了碗具,只守在他身旁滴淚。

然莫放睡得死沉,好半日都沒醒來。杏紅想他定是累了。於是並沒打攪他,只去了張管家處回話。將莫放的恍惚之態盡數陳上,張管家也甚是納罕。偏偏莫雲天沒在府中,只是打發小廝回來問話,問三公子莫放可有回府。張管家教小廝回話公子已到府中,並言公子神態有恙,請老爺回府看望方是。

小廝得命去大理寺傳話,莫雲天得知後,想了一想,暗曉此也在情理之中。知這三兒子從沒受過苦,如今到這壇牢中必定歷經不少苦事。

有此神態不足為怪,諒他也知悔改,對他來說未嘗不是幸事。只是許多時日不見,況莫均莫寒皆不在京城,只此一子在都,倒也十分想念。且他之情狀雖合情理,但不親身前去瞧望一二,心卻難安。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