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此時目露寒光,身邊跟著排排甲士,朝眼前的鄭權道:“城主有令,爾等人格殺勿論!”
鄒吉尤三並柳傾城飛將下來,落於蔡元身旁。鄒吉冷笑著道:“城主雖有其意,這幫人固然只有死路一條,但作為江湖人,鄒某若不能同切磋切磋,豈不無趣?”
說畢卻見蔡元轉過身盯著他道:“城主說了,格殺勿論,可沒說切磋!”
鄒吉登時很是不快,就要反駁,那尤三卻插話道:“大將軍說得是,我等自當遵照城主之命,那些江湖規矩,大可不必管顧。”
鄒吉聽罷惱怒不堪,卻見蔡元仍舊盯著他,並道:“鄒大俠既是城主之膀臂,就該懂得服從軍令!”
這蔡元好歹也是守城大將,自己不過一介江湖白衣,雖說有了些許名氣,卻勢單力薄,正所謂人在屋簷下焉能不低頭。鄒吉雖心中有氣,此時卻也不敢多嘴。
於是便笑著說道:“自然,謹遵大將軍之令。”
蔡元點頭道:“好,那本將軍就命全軍緝拿鄭權,鄒大俠願做先鋒麼?”
鄒吉道:“在下願往。”
於是三面牆頂包括屋頂屋瓦之上的伏羲軍,個個張弓搭弦,登時箭雨紛至。鄭權和他的幾十名捕快都拔出劍來擋箭,但箭矢太多,就有幾位捕快已然肩處中箭。卻也只能忍痛繼續抵擋。
蔡元見第一輪箭雨無傷大雅,便忙命眾甲士繼續張弓搭弦,發出第二輪箭雨。眾甲士領命。
很快,七雀門的幾十位捕快剛剛抵擋住第一輪漫天箭雨,第二輪竟接踵而至。眾人沒法,只得提劍續擋。
可這般下去也不是辦法,鄭權想著擒賊先擒王,可蔡元身邊俱是高手,並非那麼容易。或者直接躍上牆頭,就能逃出去了。便下令讓眾捕快一齊往牆上飛,眾人領命,便紛紛腳底離地,奮力上牆。那蔡元見他們要逃,而那七雀門的捕快本就輕功不弱,劍法不低,皆可以一當十。
他們跳上牆頭後,雖遭甲士長刀揮砍,但大多數都體膚無缺。反而將那些甲士一劍刺死,或是打下牆底。
但牆頂甲士頗多,且牆體寬實,倒下十幾位甲士並不要緊,後面自有甲士補上。
這裡最不缺的就是伏羲黑甲。
而這些七雀門捕快起先都被伏羲甲士以犒勞之命分散開來。統共數百捕快,竟被領進十幾座院落之中,且每座院落皆有伏兵預先埋藏齊備。
待他們進院之後,都一齊殺出。每一所院子都藏有數千兵甲。
此次蔡元將整座伏羲城的軍士全數集結起來,多達數萬之眾,俱往北開拔而去。
此時全都駐紮在蔣家莊內,這些個被分散開來的七雀門捕快中了埋伏,正在浴血奮戰之中。
且說那鄭權領著手下人,都欲逃離當下這所院落。
然伏羲甲士委實源源不斷,縱然鄭權有足夠的本領可以邁過高牆而去。但手底下的兄弟們各個身陷險境,自己豈可棄他們於不顧。
於是鄭權一腳一個,將那些甲士紛紛都踹下牆去。甲士們於是都來攻殺鄭權,他們很是清楚,只要殺了這個領頭的,其餘人都成了待死鼠輩。
但這個領頭人一直除不掉的話,他們的陣腳就不會亂,即使只有寥寥數十人,亦堅不可摧。
鄭權迎面見眾甲士都來砍殺自己,便知其故。他自是不會貪生怕死,但也不能服軟任人宰割。因為他深切地知道自己一旦倒下,這僅存的幾十位捕快都難有生機可還。
他已然造成難以饒恕的過失了,縱然他能安然逃離,到了門裡定然還是逃不過追責。
最終的結果都逃不過一個“死”字。
可不論於公於私,他不都不能作棄,能救一個是一個,只要有一個兄弟能逃將出去,並將柳傾城已然叛變的訊息傳達到京。讓六雀莫掌使能早些防備,也算是值得了。
於是鄭權運足內氣,拳腳並至,將前來砍殺得甲士都殺退到牆下。帶領著眾人拼力往外突圍。
有他在,眾捕快便有條不紊,信心倍增,殺氣騰騰。就有十餘位捕快當先翻過牆去,到至院外。本以為可以安全脫逃了,然牆外仍舊有甲士在等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