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假使我能夠,我要寫盡世事無常,道得盡柔腸百轉。從某一刻我才知道,叫醒我的再也不是母親溫柔的嗓音,而是冰冷的機械鈴聲;和我在一起的再也沒有一起奮戰的同學,而是匆匆即逝的成年選擇。我再也無法哭著找大人,只能試著將悲傷藏在心裡,裝著笑臉面對。難道我離家千里不過是換個地方當“鹹魚嗎?”魚的痛苦只有水知道,鹹魚的痛苦只有眼淚知道。很多時候渴求理解與認同竟然讓人如此煎熬與痛苦。

我以為我對他人的喜歡就是用一些自以為是的方式告訴他人,我永遠在你的身邊,可他人只覺得我的存在只是告訴她世界有多麼不可愛。於是用永恆的沉默來對抗我的自命不凡,或冷嘲一聲幼稚然後轉身離去,用瀟灑的背影告訴我,沒有你我會更好。於是我也轉身,相對而行,就此別過。

於生命的苦難中尋找原諒,是我們朝聖路上最大的炬火。是啊,苦難這麼多,你無法消除,但你可以原諒,比如原諒自己的不完美,不勇敢,自己的膽小怯弱,別人的自私自利,一切事情中都有著它必然要發生的原因。不論好的壞的,一旦發生了,原諒就好。

作家在我眼中是個高尚的職業,和醫生的救死扶傷,老師的立德樹人是可以並排的。任何職業都可以感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甚至可以隨波逐流,推波助瀾,可唯獨作家不能夠,非但不能夠,反而要挺身在前。當我有了這樣大的決心和行動後,無論別人怎樣評價我,我都可以為問心無愧的對自己說你是一個合格的作家。至於現在,我只是個生活記錄者,用著文字記錄生命中的美好,用生命記錄生命,將一切最美的感受觸動定格在一瞬,哪怕以後記憶隨時間淡薄,我仍然可以在其中找到當時的自己。

但現在,在沿途,我要在此處為我自己鑄墳,用過往的泥土一鐵鍬一鐵鍬的於低深的小坑中堆積一個小谷包。將所有的希望伴著自卑一同埋葬在內,用沉默做肥料,以堅韌為水分,保證泥土的新鮮。

在此之後,過往已死,只留現在與將來。活在當下為著明天而焦慮,明天又為著將來憂心。在憂心焦慮中應該有著必完成的使命。在使命完成的那天,用一個結果為祭品前來墳前跪拜,作為死者無聲的懷念。懷念之後,再拿起鐵鍬,如現在這般,另起兩堆土,埋葬現在與將來。若已無力舉鍬,那便背身一轉,仰朝天空,自然傾倒於新鮮的泥中,土會自然覆蓋你的面容。你的身體會自然陷入地下。

地下又能有著怎樣的光景,天上地下俱相似。假若還能有思考,請停止,假若還有怨憤,請熄滅,假若有愛恨,請消失。天上有白雲,地下有地火。白雲淺白為水,地火深黑為火。水火相交融,白骨於其中生輝。熊熊大火和漫天水汽中,我會有著無聲的微笑,我會得知愛的滋味。哪怕我已死去,我也要猖狂大笑,於大笑之中成塵!

若干年後,漫天風塵中必然有著我的身影,哪怕已經了無蹤影。地上的若干土包早已隨著大風攆為平地,也無有墓碑為陳詞。有的只是:

“……於浩歌狂熱之際中寒;於天上看見深淵。於一切眼中看見無所有;於無所希望中得救。……”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