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朱慈烺選擇的並非夜間突襲戰,而是夜間陣地戰,在儘量保證自己編制齊整的情況下擊潰敵人。就算發生意料之外的情況,東宮侍衛營也可以透過軍銜制度這一“保險”,儘快恢復編制,利用陣型的優勢繼續打擊敵人。
左中右三個軍部原本是以中軍部為最精銳,那也是因為太子殿下直屬,一直住在東宮外邸擔任保衛工作的緣故。在福利待遇,軍備裝配上三個軍部完全沒有區別。然而這次出來之後,右軍部莫名其妙就成了東宮侍衛營最精銳的部隊,擔任了主力攻擊位置。這讓左軍部的軍官們如何肯服氣?
不就是因為右軍部有個千總麼!
眼下能夠隸屬於太子大纛之下,正是用戰功來證明左軍部絕非運糧的雜兵!
隨著鼓點聲響,各局列好鴛鴦進擊陣,大踏步上前。
很快,闖營轅門中開,一隊衣甲鮮明的馬兵昂首挺胸,目視進前的官兵。朱慈烺手持千里鏡,隱隱看到對方的騎兵陣列,心中一緊:這莫非就是李自成的三堵牆?不過騎兵列橫陣衝鋒威力雖大,但操練起來卻不容易,李自成的“三堵牆”原也只是三萬馬兵的代號,並非真能做平整如牆。
否則這仗也不用打了。
馬兵很快就停止了前進,繼而是左右湧來的闖賊步兵。他們身穿藍灰色的軍裝,手持刀槍也有陣型蘊含其中,但只是簡單的長槍在前,刀手在後,並不如鴛鴦陣這般複雜。而且因為是橫陣,就如鐵板一般,一旦某個點被捅破,便是整片的破敗。而鴛鴦陣卻是豎陣,就如彈簧一般,就算一時受到壓制,也有反擊的彈性。
短短一里不到的距離,便成了生與死溝壑。
兩方的距離迅速拉近,兵卒的腳步也漸漸加快。只要上過陣的老兵都知道,氣勢可以救自己一條命。跑步帶來的衝勁可以增強氣勢,也能借這勁力在接戰時佔不小的便宜。
“散步!”前線的軍官們們根據自己正面的敵人距離,錯落有致地釋出命令,改變步伐。
原本整齊劃一的正步變成了更加靈活的散步,當下就有隊伍衝得靠前,也有隊伍因為跑得慢而被落下。
糟糕!
陳德心中暗叫不好,忍不住對朱慈烺道:“殿下,陣型亂了!”
“真的亂了麼?”朱慈烺將千里鏡遞給陳德:“你仔細看看。看旗隊長的旗槍和小隊長盔上的三支劍。”
旗槍是旗隊長的武器,上面有代表本旗的旗幟。盔帽上的三支劍是小隊長的標識,也是隊員在行進中的指示標。
陳德接過千里鏡,學著朱慈烺的樣子湊到眼前,被突然拉近的景象下了一跳。他旋即定下心神,尋找著第一線的旗槍和三支劍。
果然,雖然整條陣列看上去散亂了,拉開了間隙,但若細緻到每個旗隊,乃至每個小隊,卻仍舊是陣型齊整,前後有序。有的小隊甚至連跑動中的步伐都仍舊一致,同左同右。
朱慈烺伸手要回千里鏡,道:“為了練就他們的集體意識,我可是下了不少力氣的。”
個人的技術方便練,但是要讓有餘力者學會蓄力,能力不足者加以追趕,保證整個團體的統一進步,這才是最難的部分。好在人力資源出身的朱慈烺知道足夠多的方法進行訓練,有些方法原本就是軍隊中流傳出來的,此刻只是又回到了軍隊之中。從目前的結果看來,好處十分明顯。
陳德回憶起操典中每ri競速跑操的規則:以團隊最後一名確定名次,優者賞,劣者罰。
——原來如此!如果以跑得最慢的一人成績代表全隊,那跑得快的人也就會慢下來幫助體力不支的隊友。而落後的人也有了更大的壓力提升成績。
陳德對照著眼前的情形,終於明白為何之前看到有人推著前面的戰友,那是在給他助力跟上大隊啊!東宮操典的細緻已經讓人咋舌,沒想到其中細節還有如此講究,恐怕這操典也堪稱是古今兵法集大成之作了!
“接敵了。”
朱慈烺平緩的聲音旋即被迸發出的喊殺聲湮沒。
身穿火紅胖襖的官兵,與身穿藍灰衣甲的闖軍,重重撞在一起,踩起的塵土與鮮血一道飛上天空,就像是不祥的妖雲。
殺氣漫天!(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