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金鱗開> 七零三 電和橡膠樹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七零三 電和橡膠樹 (1 / 2)

隆景六年四月,《皇明通報》再傳喜訊,段皇后平安產下一子,定名朱和垠錄入宗譜。( 在太祖之後,大明的皇帝已經很少有這樣高產的了,尤其諸子皆是中宮所出,無一夭折,更是古今罕見。欽天監幾乎要因此上報祥瑞,錄入史冊了。

段皇后這邊還沒出月子,周後就已經被幾番催促,不得不隨著太上皇帝崇禎出門了。她走到保定的時候還在牽掛坐月子的兒媳婦,甚至想讓袁妃陪崇禎南幸,自己折返北京,總算被身邊的女官勸住,沒有鬧出不愉快。

所謂枕邊無聖人,作為崇禎的糟糠之妻,周後對皇帝可沒有半點畏懼。

朱慈烺一路將父皇母后送到大明門外,總算是了結一樁大事。雖然皇帝南幸的專案的確起到了不小的社會效應,就連沿途地區的商業程度都有了明顯發展,但一直被人催著的感覺終究不好。

段氏不能出門見風,無法送行,心情自然也不算太好。她倒不是牽掛舅姑,而是掛念秋官。即便明知道這一路皇太子不會吃苦受累,但是兒行千里母擔憂的心理卻是不能免除。

上皇和皇太子一走,宮中似乎就冷清了許多。朱慈烺索性展開乾清宮的大修,主要是修建衛生取水和地暖管道。

現在宮中傳統的取暖方式還是地火龍和火牆,雖然效果不錯,但浪費也大。許多官紳大戶都已經開始用銅鐵的暖氣片,以鍋爐迴圈流水取暖,相比傳統火龍火牆即新潮又實惠。

朱慈烺雖然還在掛心朱和圭的思想問題,但想想自己剛進大學讀法學院的時候,一樣充滿了伸張正義,捍衛法律信仰的天真情懷。可後來終究成為了追求成功的現實主義者,所以皇太子未來說不定也會在現實中轉向,回到自己這邊。

隨著紫禁城裝修工程的推進,朱慈烺也有時間對大明的各項民用技術進行梳理。從大方向而言,大明仍舊走的是蒸汽機械文明的道路。因為蒸汽機和冶金工藝的持續進步,現在遼寧的一些廠礦已經開始鋪設鐵軌。用蒸汽機車進行短距離運輸,算是冒出了一片萌芽。

從小方面而言,開採鍛造水泥顯然大有利可圖,以至於現在全國各府縣都有人開辦了水泥廠。這些工廠主並不都是衝著賺錢去的,因為許多官紳大戶都堅守著“小農意識”,但凡是自家需要的東西,就搞它一個自己生產。

因為自己家需要蓋房修路,那索性自己弄個水泥廠燒水泥,非但可以成本價拿到水泥。還能賣給鄉鄰,乃至朝廷。因為運輸成本仍舊居高不下,所以朝廷也更傾向於就地採購。

當然,有條件的府縣也會設立官辦的水泥廠,但這麼做的官員主要是為了促進職業人口轉型,撈取政績。其中也有不少官員因此落馬,倒不是貪腐,而是因為水泥廠經營不善。導致考成不合格。

“那個東西是怎麼做的來著?”

朱慈烺靠在椅背上,努力搜尋著半個世紀之前的記憶。

的確。那是兩個時代的分界線,也是人類真正步入科技時代的鑰匙。它不需要詳實的知識積累,即便是原始人也能透過感官加以驗證。

那就是電。

要說電與磁是不分家。早在公元前數百年,華夏發明了羅盤,希臘人也發現了靜電現象。其後羅盤變成了指南針,歐洲人也發現了摩擦能夠人為製造靜電。然而按照朱慈烺前世的歷史劇本。真正能夠引起生產力革命的電學,還有一個半世紀才會在偶然間出現。

那是一條青蛙腿引起的偶然。

義大利學者伽伐尼在為妻子處理青蛙腿的時候——在彼時的歐洲那屬於藥物,偶然間發現用金屬叉碰到蛙腿時,蛙腿產生了抽搐。

這個現象就是放電。

當然,伽伐尼雖然注意到了這個現象。但並不知道自己發現了什麼。他必須經過大量的實驗排除餐具帶電、蛙腿裡的生物電、外部影響……等等諸如此類,最後才發現只要用兩種不同的金屬配以鹽水,就能產生電流這個結論。

這些對於朱慈烺當然毫無意義,即便以他文科生的理科水平,也能夠直接複製出伏打電堆。

伏打是伽伐尼的朋友,他在伽伐尼的實驗基礎上,用鋅片與銅片夾以鹽水浸溼的紙片疊成電堆產生了電流,這個裝置後來被稱為伏打電堆。他還把鋅片和銅片放在盛有鹽水或稀酸的杯中,將數個這樣的小杯子中聯起來,組成電池組,加大電流強度。

朱慈烺已經不記全伏打序列中的各種金屬,但他並不擔心,這個排列實驗交給大學研究室的研究生們只需要一天就能做出來。

有了電源之外,還需要電線。銀和銅都是優良導體,只要看看宮中的掐絲琺琅器就知道製作實驗用電線絕不困難。至於外面的絕緣層可以使用幹木頭,如果實驗者小心一些,甚至不需要絕緣體。

如果能夠製造出燈泡,那麼整個電流照明實驗也就完成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