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傳回的訊息,我大明多了一個小島。趣*讀/屋”朱慈烺笑道:“考察隊在化外之地發現了一片無主之地,我已經命名為澳洲了。”
崇禎比劃了一下大小:“小島?”又道:“看著可不小啊,這塊飛地有多大?”
“跟大明差不多大。”
崇禎手輕輕一顫,差點將地球儀落在地上。
準確的測繪資料自然不可能出現,但朱慈烺可是知道澳大利亞的土地面積高達七百六十餘萬平方公里,不可能因為他的穿越導致澳洲水土流失吧。
現在大明剛剛恢復了河套,蒙古、西域、烏斯藏、海西以北的奴兒干都司地區都還在控制之外,嚴格來說澳洲一島的土地面積比大明本土實際控制區域還要大。
“這麼大?”崇禎顫聲問道。
自己持國期間收復一個河套已經覺得臉上有光了,兒子竟然在當政第二年就撿到一個堪比大明本土的飛地,這莫非真是祖宗顯靈賜下的賀禮?
“不過土地貧瘠,能夠種植作物的土地只有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一隻能放牧,還有三分之一無法利用。”朱慈烺頓了頓:“不過礦產豐富,尤其是鐵礦。”
澳大利亞被譽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多種礦產出口量為世界第一,絕非浪得虛名。雖然以現在的開採技術並不能勘測開發許多礦脈,但最重要的富鐵礦卻已經發現了數處,而且還發現了露天鐵礦,正可以助力大明的鋼鐵工業。
“好,好,好啊。”崇禎連聲道好,將地球儀放在一邊。道:“這個也別入庫了,給我放在書房的玻璃櫃子裡,說不定用不了多久又有新的要來。”
“哪有年年發現一塊飛地的好事?”朱慈烺笑道:“父皇,是這。最近大臣們一直在催我放兩位弟弟之國就藩……”
崇禎見兒子來徵詢國策家事。收斂顏容,道:“照理說。他們的確該就藩了。你可想好了讓他們去哪兒麼?”
“父皇,兒子倒不是吝嗇財土。”朱慈烺道:“永王知道規矩還好些,定王只是一味消遣遊樂,放出去恐怕難逃都察院的彈劾。”
這就是金口成憲。
無論定王如何小心謹慎。既然皇帝做了這個預言,那麼以後勢必會發生都察院彈劾他的事。
崇禎對這個道理十分清楚,沉聲問道:“你想將兩個弟弟封在澳洲?”
“那邊地闊人稀,物產富足,正是立國之處。”朱慈烺答道。
崇禎有些捨不得。不過大明的藩王一旦封出去也就沒有機會再入京了,是以兩個兒子封得遠近倒不是問題。只是那邊化外之地,終究是要過苦日子的。
“父皇。”朱慈烺道,“澳洲既然如此廣袤,兒子希望設三個布政使司治理,並派一總督統管。如果皇父皇母同意。兒子希望由永王慈炤擔任首任總督。”
“永王知兵,去那邊鎮守倒也說得過去。”崇禎突然不知道定王能幹什麼,似乎是個不上不下的人,文不足以為官長,武不能攝貔貅。
“定王就封在臺灣吧,離得近些也能放心。”崇禎道。
朱慈烺心中暗道:臺灣的確離得近,但那裡的生活環境比澳大利亞可就差遠了。
報刊、奏疏上多報喜不報憂,然而朱慈烺卻是拿到了準確的疫病、死亡統計。在臺灣的漢人移民因為疫病而死者,高達一成有餘。每十個人裡就有一個病死的,這還是做了充分的醫療準備。
這樣的地方封給弟弟,真是沒吃羊肉還惹得一身腥羶。
“定王莫若就留在京師吧。”朱慈烺咬了咬牙:“等他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了,再封藩國。”
崇禎知道兒子的理想是“非賢不封”,如果就此答應定王留下,恐怕自己的次子這輩子也沒希望得封藩國了。
“臺灣若是不合適,朝鮮如何?”崇禎認為朝鮮比臺灣貧瘠,所以算是退了一步。
朱慈烺卻覺得朝鮮要比臺灣強許多,起碼都是熟地,沒有瘟疫橫行。
——說實話,朝鮮實在有些不捨得封給他啊!
朱慈烺心中這麼想,卻也知道手背手心都是肉。父皇可以跟他一起鉗制其他遠親宗室,那是因為血緣遠了,且本來就沒什麼親情。朝夕相處的兒子卻不一樣,絕不會因為無才無能就扔在一邊不管不顧。
而且兄友弟恭,朱慈烺如果拿自己弟弟開刀,終究會留下不好的名聲。
——還是得拿自己兒子立規矩啊!
朱慈烺躬身道:“那便將定王封在朝鮮最為富庶的漢陽城吧。”
崇禎聽到“最為富庶”四個字,總算放了心,又問道:“那朝鮮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