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金鱗開> 五零七章 宣威佈德民大悅(八)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五零七章 宣威佈德民大悅(八) (1 / 2)

李明睿從文華殿出來,朱慈烺一路步行送他到東安門。趣/讀/屋/

兩人同行,朱慈烺卻沒說什麼話,顯然是在想自己的事。李明睿不敢找話題,他只道這是皇太子的一番表示,讓整個朝野知道大理寺如今地位之重。

其實朱慈烺只是到了該活動筋骨休息眼睛的時候,左右走一程做個順水人情,並沒有太深遠的考慮。好歹李明睿也曾是自己的老師,這份尊重是當得起的。

帶著感動的李明睿一路騎馬回到大理寺官署,在大門將馬交給門子,疾步往裡走去。

大理寺是新遷的公署,就在東華門再往東二里左右。門樓前是碩大的兩面石鼓,表示接納萬民上訴。過了門樓便是正硃色的大門,形制如同王府,只是照壁上繪著一頭威風凜凜的獨角獬豸神獸,下面是藍色水面,卻平整如鏡,取的是“灋”字本意。

進了大門先是一個院落,新種的酸棗樹下還能看到新土。這是大理寺的傳統,代表法曹刑司,因為上古聽訟於棘木之下,因此也就成了大理寺別稱“棘寺”的來歷。

這院落兩旁便是雙重的廊屋,每日早間為法學生上課的課堂,下午則是法官們討論立法條文的辯論室。

能進大理寺的法學生都是法政學院中嶄露頭角的年輕人,換言之都是皇太子和李明睿“法堯舜”的擁護者。選取他們的原因不僅僅因為記性好,能掌握、運用法典法條。更重要的是堅定站在皇太子和新法一邊。

長廊盡頭是正堂,有重要的來訪者——比如皇太子——整個大理寺都會在此處迎接。聆聽聖訓。平日裡若是有部寺級高官親來,李明睿也會在這裡接待他們,舉行會談。

這大堂與一般官署的正堂沒有區別,只是在佈置上頗有新意:在賓客座椅之後,放了四面屏風。有客人時以碧紗籠罩,沒客人時掀去碧紗,卻是四塊雙面黑板。這黑板都是官窯燒出來的黑瓷,墨黑如漆。用白筆在上面書寫正是歷歷分明。

李明睿一路進了大堂,在黑板前立住,掃視上面的文字,旋即搖了搖頭,取了粉筆在某些文字下面寫了五七個字,或是一兩句話。趣~讀~屋最後找了一塊空的地方,在上面寫下了“宗族私法與國法牴牾”、“貪官汙吏捐贓款於宗族公益”兩條。旋即扔下粉筆繼續往裡走去。

守在大堂裡的值班書吏見了,隨手抓起木槌,在身前銅磬噹地敲了一聲。很快便有法官和法學生出來找本寺正卿的留言,加以琢磨。

這是李明睿的特權,一般法官只有特別跟書吏招呼,闡明重要性。書吏才肯敲磬,以免被人埋怨不分輕重。

正是這種透過這種方式,李明睿一言不發,卻已經將皇太子給的題目傳了下去,集思廣益。只等下次討論時有人提出方案,或是直接送到他職房裡來。

李明睿的職房在二堂的東耳房。西耳房是少卿的職房,略小一些。整個二堂就是這兩位寺卿的辦公和接待來訪者的地方。在二堂兩側的廊廂房裡,是左右寺正、丞的職房,也根據品級不同而大小有異,多的一屋六七人,少的只有二三人。

李明睿剛在書案前坐下喘了口氣,還沒開始工作,就聽到書吏在外稟報道:“廷尉,有秋官求見,說是已經解了廷尉的題目。”

李明睿腦袋一懵,自己這才剛寫上去,真有這麼簡單難道自己和皇太子都是吃乾飯的麼?一念及此,他已經心生成見,不悅問道:“是哪個狂悖之人,出此狂言。”

書吏一聽不好,連忙道:“是寺丞馮元輝。”

李明睿心情越發糟糕了。

這個馮元輝是八月份才調入大理寺的,在李明睿眼裡就是一塊噁心的髒東西,恨不得劈手將之驅逐出去。

如果說皇太子有何做得不妥的地方,那麼招納這些“汙垢”就是其中最大的一項。為了招徠足夠的法律人才,皇太子對民間精通《大明律》和《問刑條例》的生員、舉貢敞開大門。

看似善政,然而皇太子終究是高居九重,不知道下面的民情。

一般的生員舉子誰會去看《大明律》和《問刑條例》?這東西又不能對時文有所助益,更是耽誤功夫的雜書。只有那種在鄉間包攬訴訟,挑唆是非,顛倒黑白的破靴黨才會去讀這些書,為的就是讓人打官司,自己從中獲利。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