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金鱗開> 四七七 人說太子鐵騎來(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四七七 人說太子鐵騎來(六) (2 / 2)

等到天快亮的時候,崇禎與朱慈烺到了皇極門。此時皇極門不會開啟,已經設了金壇,左右侍衛持傘、牌而列。朱慈烺的座位就在皇帝金壇下首,一張黃花梨木的座椅。其下是文武兩班分東西而立。

明朝朝會的規模是歷代頂峰,隨著太祖高皇帝年邁之後,方才漸漸簡化而隨便。即便如此,英宗即位之前,仍舊是百司於早朝奏事。宣德十年正月,宣宗駕崩,英宗即位時只有九歲,所以輔臣提出一日只奏八件事,而且年幼的皇帝只需要按照各部奏事的內容答覆“某部知道”就可以了。

到了成化二十一年,又詔暑寒日奏事毋得過五件。由此公朝決政制度徹底被形式化,這也是嘉靖、萬曆皇帝不上朝的一個原因。因為即便他們上朝了,也只是一番承接旨的儀式對答。

直到崇禎朝,早朝仍舊沒什麼改變。崇禎在位的前十七年裡,不上朝的日子加起來不會超過十天。人們以為這是他勤政的表現,其實是他對儀式的熱衷。當然,崇禎帝的勤政也不遜太祖高皇帝,只不過那都是在武英殿或者文華殿裡的事,與早朝無關。

今天的早朝卻有些不同。雖然明面上還是一些虛應故事的過場,但其中卻有一項任免官員的聖旨。這道聖旨之中起用了大量的東宮系低階官員,他們甚至沒有資格上朝,只能在午門外叩首謝恩。

這件事雖然是對既成事實的追認,卻也是朱慈烺正式對朝政施加影響的宣告書。

從這次早朝開始,大明的權力中樞重新確立,任何有敢質疑朝廷合法性的人,都意味著兩個字:謀反。

《皇明通報》在頭版頭條釋出了早朝答奏的=之事,散發天下。

即便是兩千裡外的江南,也拿到了這期的《皇明通報》,終究有人能夠看出其中的意味。

“日後我要閉門修史,不見外客。”錢謙益頹唐地將報紙鋪在桌上,看著柳如是道:“家中大小事務,就交由你打整了。”

柳如是正怕英雄遲暮美人白頭,強笑道:“老爺此劫已過,必有後福,日後還多有作為之日,怎可如此消沉?”

“此番若不是你前後打點,愚夫恐怕也回不來了。”錢謙益越發頹然,嘆道:“真是人心隔肚皮,誰能想到昔日的故友,竟然會在暗中下毒手呢。”

“老爺,這事也不好說吧。”柳如是勸道。

至於誰想在暗中害死錢謙益,這恐怕會成為一出迷案。

錢謙益下獄之後,有人擺明車馬落井下石,不過是為了他的家產田地。而那些奔走相救的人,難道真是要救他出來麼?那些言辭誠懇,鼓吹錢謙益為當世文魁,誰敢殺他誰就要遺臭萬年的人……他們真是發自肺腑地在聲援錢謙益麼?抑或是怕當政者不知錢謙益此人勢大,激不起殺心?

然而所有這一切都終歸是捕風捉影的猜測了。

人心隔肚皮,最難認的就是這些事。這也對錢謙益打擊極大,由此萌生出了閉門治學,再不問世事的念頭。

“老爺終究是世間奇偉男子,此時正當一展名士風骨,照常出入,也不為後人所譏。”柳如是見錢謙益眼中浮出些許不捨,又極力勸道:“老爺,家裡還有一家報社,只有老爺方能掌舵啊!老爺若是閉門不問世事,如何再匡扶這世道?”

錢謙益年紀雖大,內心中的抱負卻仍不小。聽了柳如是如此說來,常日來的憋屈終於散開了些,嘆聲道:“且行且看吧。”

ps:求推薦票,求月票~~!今天這章有點短,實在太累,不在狀態,求不吐槽=.=!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