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金鱗開> 四五六 星宿煌煌日月光(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四五六 星宿煌煌日月光(二) (2 / 2)

“那為何不佈下空城計,突然撤防,讓我軍以為他們另有詭謀呢?”洪承疇只好上前問道。

宋弘業想了想,道:“洪督所言極是。只是明廷由太子朱慈烺主事,此人一向謹慎,用兵慎重,用空城計的可能極小。再不濟,也會發兵略作試探。”

洪承疇並不否認,只是退了下去,其中判斷還得多爾袞自己來做。

多爾袞此時仍在虛弱狀態,腦子也不甚靈敏,想了半天沒有所得,索性揮手命眾人退下,只是讓兩白旗儘快退出關去,將殿後的任務交給統領兩紅旗的代善和博洛。兩黃旗是皇帝的親領旗,此刻護送著順治和後宮諸人已經到了遵化,打算從喜峰口出關。

喜峰口既是唐時盧龍塞,大明景泰三年築城置關,稱喜峰口關。滿洲幾次破關掠奪,走的都是這條路,十分熟稔。而且相比走山海關,喜峰口回去雖然路遠,但是更加安全。現在明軍水師佔據了整個遼海,而遼西走廊一側是山,一側是海,萬一明軍從遼海登陸,對聖駕造成的驚動也是非同小可。

而且從喜峰口出關,還可以順道用大軍威懾一下蒙古各旗。雖然滿洲人自己知道這回是踢到了鐵板,但絕不能讓盟友看出來。就算盟友已經起了疑心,也得裝出大獲全勝的姿態,否則日後誰還跟你賣命?

再者,林丹汗固然已經死了,但保不齊哪個蒙古王公見滿洲勢弱興起一點別的念頭,那時候再動用大軍去鎮壓可就是得不償失——蒙古人窮得連鐵鍋都沒有,跑得比兔子還快,打了也沒甚油水。

緊跟兩黃旗出走的是兩藍旗,用以拱衛聖駕。

兩白旗作為多爾袞的嫡系,在兩藍旗之後退出北京,走山海關回盛京。這樣非但可以多幾天掠奪時間,也可以比聖駕更早回到盛京,在安置上再佔些便宜。

洪承疇知道這是蘇克薩哈出的主意,只覺得此人也是小家氣,但見多爾袞那麼高興,自然不會去犯顏進諫,否則就是犯賤了。

“連根針都不要留給明廷!”這是兩白旗的共同呼聲。

甚至還有人建議走之前將北京城燒掉,一來可以斷絕那些漢人的歸鄉之念,二來也是發洩胸中怨憤,祭奠那些戰死關內的同族親戚。

好在滿洲上層對明廷已經有了畏懼,也害怕做出這等決絕的手段,日後引來明軍的血腥報復。

不過不燒北京城,可以燒紫禁城,這樣心理壓力輕了許多,也可以平息族人的呼聲。

“的確妙極,李自成走時就想燒了紫禁城。”洪承疇看似贊同,卻讓多爾袞想起了李自成的下場,覺得不很吉利,從此焚城之說也就偃旗息鼓了。

“東西帶走了,尼堪還會運過來。屋子就別燒了,日後還是咱們的。”多爾袞強撐著說了句硬氣話,聽起來卻是底氣不足。

……

“東西也不能讓他們隨便就都帶走。”朱慈烺輕輕敲了敲書案:宮裡的古董日後各個都是天價,隨便打個碗都能讓人心疼幾天。

何況朱家御極三百年的積攢,那些書畫宗師送進來的上佳之作,歷代皇帝自己的作品,四方藩國進貢的特產寶物……若是就這麼讓滿清全都帶走,一方面國家面子不好看,另一方面……難道讓皇室和爆發戶一樣去買新的?

滿清對於那些不能吃用的東西倒沒有朱慈烺這般的執念。他們優先帶走的是糧食和人口,其次是牲口和金銀財寶,最後才是古董、書畫、藝術品。至於用了兩百多年的金輅之類的禮器,滿洲人只會詫異明廷有如此破舊的垃圾,一絲帶走的念頭都不會有。

所以除了被兩黃旗帶走的皇家日用品之外,大頭都在兩白旗手裡。

宋弘業很輕鬆就竊取了一份帶走宮中文物的單冊,同時也發現了一個以宮中太監為主體的盜竊集團,只是因為現在京城風頭不對,而且滿洲人搜刮得實在太厲害,以至於市場萎縮嚴重,可以暫且放放回頭再說。

“殿下!打吧!”蕭東樓聽聞皇太子殿下不讓滿洲人搬家,終於忍不住喊出心聲:“我第二師上下,惟願一戰!”

“我軍若是要派一萬兵登陸覺華島,水師需要運幾天?”朱慈烺望向坐在左手邊的沈廷揚。

天津行轅設立之後,沈廷揚就趕到了天津,一方面進獻自己定稿的《伏波今策》,一方面也看關於遼東方面是否有新的任務指派。

沈廷揚心中默算,以一船三百餘人算,一萬人需要三百船次。若是大軍在復州集結,到覺華島只有兩百里海程。只要借得風力,五七日裡便能完成任務。若是留個餘量,報個十日總是沒有問題的。

ps:感謝大家支援~~求推薦票和月票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