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金鱗開> 四五三 但得飽掠速颺去(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四五三 但得飽掠速颺去(九) (2 / 2)

當滿洲人有坐天下的機會時。當然不介意少幾個奴才多幾個臣子,反正這其中沒有實質上的差別。

當滿洲人掠取了財物要撤離的時候,這些臣子卻又迴歸了最本質的屬xing:戰利品。

雖然讀書人不能種田,但有了文明萌發的蠻族,仍舊希望能夠改良自己的政治。教育自己的子女,讓自己在關外也儘量過上關內一般的好ri子。這就不能不帶上這些看似無用的書生。

多鐸奉命去見了多爾袞,兄弟二人定下的撤退計策中,第一條就是如何將這些文官遷去遼東,其次才是種地的農民和各種工匠。惟獨要留下的,就是那些商人。事實證明,如果沒有晉商通報訊息,大軍就又瞎又聾,根本連敵軍主力在哪裡都找不到。

留下這些商人,到了遼東也能獲得關內的補給,雖然價錢貴一些,總比沒有好。

既然要留下晉商作為溝通內外的橋樑,那晉商的保護傘也就只能留下。故而山西籍的官員算是逃過了此劫,重點擄掠物件是江南等地的文官。

只要有甄別工作,宋弘業就有了用武之地。

他早就找到多爾袞表達了自己對大清的“忠心”,宣告自己雖為漢人,但一顆紅心早就裝了滿洲的血,絕對要跟隨滿洲出關。多爾袞還從未聽過如此忠心耿耿的表白,被宋弘業說得欣喜萬分,當場賜下了關外三十個莊子,外加五百個包衣的重賞。

宋弘業由此可以光明正大地記錄滿清留下官員和帶走官員的名錄,然後一式兩份,一份交給多爾袞,一份送去天津衛。

多爾袞為了下次來beijing更加輕鬆,還特意埋下了密探。可惜這些密探也都在宋弘業的控制之中,有許多原本就是雙面間諜,名義上是滿洲密探,其實卻是大明忠良。

多爾袞和多鐸的小動作很快就驚動了其他滿洲貴族,紛紛做起了自家打算,整個beijing再次陷入混亂、搶劫、屠掠之中。

……

朱慈烺拿到beijing方面的通報十分痛苦。這些百姓都是大明的元氣,任由滿清如此糟蹋,自己卻無能為力。如果他手裡真有二十萬大軍,倒是可以將beijing封鎖起來,但事實上可用的戰兵還不到三萬。

而且第二師幾乎進行了一場大換血,要想恢復戰鬥力還需要時間休養。

“能議和麼?”朱慈烺第一次發現自己有悲天憫人的心態,不過旋即就被各種現實理由所抹滅了。

說到底,只要大明恢復元氣,隨時可以發出大軍殲滅頑抗的滿洲亂軍。而現在的關鍵就在於如何保住大明的元氣,減少人口損失。對於一個農業國家來說,人口是遠甚於金銀的重要資源,這點先人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有土斯有民,有民斯有財。

土地,人民,然後才是財富。

經過流寇和東虜的雙重打擊,整個北方的巨姓右族幾乎十不存一。照道理說,土地應該是有了,然而人民離散得卻多。如果放任東虜大掠奪丁口,那麼ri後北方更難恢復元氣。而一旦北方人少,萬里邊關就處處虛弱,就算是簡直如同無人之地。

正是因此,朱慈烺在形式大好之下,竟然想到了等同於“賣國”的詞——議和。

吳甡作為大明的次輔,皇太子的首席謀臣,自然知道這種想法是迫不得已,但萬萬不可。想當年陳新甲在大明危難時刻奉命暗中議和,東窗事發後還被憤怒的朝臣言官逼死。

如今大軍光復beijing,不說北伐也就罷了,竟然還想著議和,這是要自絕於天下啊!

ps:

求推薦票~!求月票~!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