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金鱗開> 四百章 東家西家罷來往(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四百章 東家西家罷來往(十) (1 / 2)

沈猶龍在等到糧船之後,讓沈逸文對會安一行加以彙報。沈逸文自然知道該如何在彙報中埋下一些暗線,調動沈猶龍的對安南的感觀。

他甚至有意無意地一直用交趾稱呼安南,暗示那裡原本是大明的一省,現在也沒資格**一國。

李待問作為副使,自然也要向沈猶龍加以彙報,其中也包括沈逸文的言論行止。

沈猶龍身為封疆大吏,很清楚沈逸文的小心思。說實話,開疆拓土的功績放在眼前,誰能不動心?

然而真要擅開邊釁,朝廷會如何反應?嘉靖時,三邊總督曾銑請求收復河套,得到了夏言的支援,結果卻還是功敗垂成,成了朝堂政治的犧牲品。

現在朝堂風向不明,而且兩廣乃是國家後盾,怎麼可能輕易就與交趾作戰?

若是有兵,沈猶龍更希望能夠帶兵前往湖廣,協同皇太子作戰,為國家安靖盡力。

然而皇太子在令旨中一面表揚了沈猶龍這份忠心,一面又派來了兩個年輕參謀,對兩廣兵加以查核。

查核結果竟然是百中存一,也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不合格率。由此呼叫粵兵的計劃就改成了操練粵兵,同時由兩廣負責提供民役和糧草供給,並按照《縣城規劃參考書》和《皇明組織細則(草案)》對兩廣州縣、鄉村進行民政整合,初步建立鄉勇制度,釐清田畝。

非但兩廣如此,江南、湖廣也都是如此要求,區別在於東宮行政人才的投入比例。

山東基本都是接受過專業培訓的文職行政官員,河南、畿南、山西等地,也是由行政管人員充當主力。

這些地方推行新政的手段自然鐵血而強硬。完全打破了大明故有的政治生態圈。

而江南官員多是傳統文官,拿著一本小冊子施政就如盲人摸象一般。肯用心揣摩的更是少之又少,要讓他們犧牲仕途、人脈去推行新政,簡直是天方夜譚。

而且這些人又不願意在考成上落下汙點,於是輕則欺上瞞下。重則上疏詆譭新政,搶佔道德高地。

沈猶龍所在的兩廣又有土司和夷民的問題,情況更為複雜,新政推行進度緩慢。

朱慈烺對此倒是報以寬容和理解。他前世見過許多國營企業,掌握著良好的公共關係、優質的資源、充沛的人力,結果還能虧損。

這就是管理層執行力不足的緣故。被歷史遺留問題、人際關係、個人升遷等等雜事消耗了精力。

現在大明的傳統官員就如同許多國企幹部一樣,緊緊抱著落後時代的管理思路,在被淘汰的邊緣掙扎。

“能走一步是一步,等我騰出手之後再慢慢解決。”朱慈烺說這話的時候底氣很足,因為河南行政學院也正式掛牌開學,祭酒由開封知府廖興兼任。

開設了會計、明法、行政三個專業,學制三到六個月不等,用來培養基層公務人員。

朱慈烺一開始覺得學制似乎短了點,頗有些速成班的感覺。但現在還是非常時期,首先得解決有沒有的問題,其次才是好不好的問題。

想當初黃埔軍校初建,第一期學員半年就畢業了。一樣誕生了那麼多名將。

更何況在朱慈烺前世,國家大力推行法制化,因為司法人員缺口太大,許多從部隊上轉業的軍官在經過三個月的法律培訓之後就走上了法官崗位。

事實證明,這些速成法官留下了許多笑話和悲劇,但客觀上也的確使紙面上的法律得以執行。

廖興本來不想用

“河南”這個開頭。因為他只是開封府知府,作為祭酒,這個學院也就是府級編制。

如果說是河南省級衙門……那是巡撫周應期的權責範圍,他沒那個膽子僭越。

朱慈烺卻是從長遠考慮,如果每個府都開辦這樣的行政學院。非但教學質量很難提升,日後還會導致冗官冗員,降低學府含金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