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已經起身朝外走去。看著吳三桂的背影,孟喬芳身後侍立的小廝久久不能拔出目光,直到吳三桂似有感應地駐足回首,他方才將目光投在地上,緊盯著磚縫裡爬出的一隻小螞蟻。
這個聰明伶俐的小廝是孟喬芳在京中分到的包衣,因為他善拳腳能識字,便帶在了身邊,倒是頗為得力。
當然,覺得這小廝得力的人不止孟喬芳一個,徐惇拿著源源不斷從山西巡撫部院傳來的情報,也覺得這個代號
“一枝梅”的情報員十分得力。現在北京有宋弘業盯著,清軍在華北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皇太子的眼睛,所以錦衣衛的工作重心就要轉移到山西這邊。
一口氣在孟喬芳身邊埋下了三顆釘子之後,徐惇開始佈置大同到太原的情報網路,深感人手不足,英才難得。
就在這麼緊張的情況下,徐惇又得到命令,非但要在各府治所設立耳目,還要在太原府各鄉間準備好
“孤島”,為大明潛入的探馬提供掩護和補給。這可真是遂了徐惇
“實現自我價值”
“超越自我極限”的心意。一個屯堡可不是一間商鋪那麼簡單。要在敵佔區中設立能夠補給的屯堡,非但要擺平官面上的關係,還得有足夠多的可靠人手。
徐惇很快又從蛛絲馬跡中發現了皇太子對這些
“探馬”的特別青睞。皇太子從錦衣衛裡調了些老手,給這些探馬傳授嚴刑逼供的手段。
抓舌頭拷問敵情乃是探馬的老本行,何必從錦衣衛裡學?那豈不是拿著牛刀殺雞?
旋即他又聽說東宮呼叫了青衫醫、賬房、樵夫、獵戶,乃至和尚、道士……各種各樣的人去給這些探馬授課。
這可不是尋常的探馬。朱慈烺只負責將任務佈置下去,而且確保任務不要超過屬下的執行能力就行了。
剩下的事就自有下屬辦妥,他只管驗收成果,賞功罰罪。在將事權交給了左守義之後,朱慈烺就離開了盂縣,前往澤州視察牛成虎的三營第二千總部。
澤州西面有太嶽山,南面是王屋山和太行山,東面也都是太行山環繞,境內有沁水和丹水兩條河流,在乾涸的山西而言簡直是魚米之地。
可惜沁水和丹水水流量不夠大,不能廣泛開展水力作坊和航運,不過用來灌溉農田是沒問題的。
這裡非但要種地,還要挖礦。澤州是煤鐵之鄉,尤其是煤層厚、質量好、埋藏淺、易開採的資源寶地。
至於鐵礦利用則要多費些力氣,繞過局勢紛亂的河南,先北上再南下,送往徐州。
澤州府駐軍官廳裡,碩大的沙盤上表明瞭整個澤州盆地的山脈、甬道、河流、關卡,以及駐軍分佈情況。
作為重要武器的火炮,也標誌其上。這間房間等閒是不讓人進來,門口守衛森嚴,只有校級軍官才能拿著牛成虎的批文進入其中。
朱慈烺被一干參謀圍在中間,聽著近衛三營第二千總部的彙報。牛成虎昂首挺胸,站在朱慈烺身邊,一言不發。
二總的參謀長何興夢曾是個生員,在鄉間做蒙學先生,好
“屠龍之術”,常與人討論天下得失。若是在四、五百年之後,他的愛好和精力可以在網際網路各種論壇上得以滿足和發洩。
在眼下,他只能背井離鄉,棄筆投戎,成為了一名參謀。編制越小的參謀,所管的事越繁雜,缺乏戰略眼光。
像何興夢這樣精通《三國》的人才,若在努爾哈赤、黃臺吉手裡,簡直可以被委任為內院大學士了,牛成虎自然也會將這麼一個耀眼的讀書人拉入二總部的參謀司。
“殿下,只要能允許我部擴四個司,無論是東出平陽府(今臨汾),還是南下懷慶府(今河南沁陽)、河南府(今洛陽),絕對是所向披靡!”這位參謀長說得口沫橫飛:“只要**營西進,取得歸德府(商丘)、開封府,生鐵便能源源不斷送往徐州。”ps:求推薦票~~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