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州作為帝國的臨時心臟,在三個月裡經受住了前所未有的人潮衝擊。
陳德也在人流如織的狀態下,出色地完成了從萊州到濰縣的道路硬化工作。
新的道路以礫石為路基,上面鋪設碎石和砂漿的混合路面。整條新路高出地表三尺多,兩側還挖有排水溝。
這樣的設計是取自於京師和江南的道路標準,在山東還是頭一次出現。
好在江南請來的營造工匠中有不少也懂得造橋修路的,給陳德省了很大的麻煩。
與京師和江南不同的是,路面材料是最新的東西方混合砂漿。早在唐宋之前,民間就用石灰石、黏土、砂子攪拌出砂漿作為磚石黏合劑。
不過華夏傳統更偏向於土木結構的住宅,所以磚石一般用在城牆、堤壩和墓穴之中。
而城牆用的砂漿有更高規格的配置:糯米汁配石灰。南京城牆就是這樣修築的,在抗戰中倭寇的迫擊炮都敲不開。
然而成本也是極其昂貴的,不可能拿來鋪路。泰西的土水泥源自古埃及人。
他們最早也是用尼羅河的河泥修築建築,在乾燥炎熱的沙漠十分管用。
在公元前三千年到二千年,古埃及人開始煅燒石膏作為建築黏合劑,並用於金字塔的修建。
再往後的古希臘人不燒石膏,而是燒製石灰石,得到石灰,用以作為建築中的凝膠材料。
古羅馬人吞併了希臘之後,繼承了希臘人使用石灰的傳統。在石灰中摻入了砂子和磨細的火山灰,最終得到了
“羅馬砂漿”。中國沒有火山。沒法複製羅馬砂漿的配方。不過山東是個盛產石膏的地方,用石膏代替火山灰,民間水泥配方,充分煅燒磨細,便取得了這種新型的水硬性材料,雖然名為砂漿,實際效果卻也與水泥無甚太大差別。
只是在沒有確定配方之前,砂漿的質量並不穩定。好在現在的道路而言暫時還不需要考慮工程質量問題。
只要能夠讓足夠多的馬車快速透過就行了。當一輛輛炮車在雙馬的拉動下,疾馳在平整堅硬的道路上時,先進道路帶來的戰略優勢,明白無誤地展現在了世人眼中。
沿途州縣在路邊每十里設立一亭,每亭有專人負責茶水和簡單伙食。五亭設立一驛,供往來人等住宿、飲食。
也備有挽馬和乘馬,好讓往來公務人員換用。這些地方看似加大了地方行政開銷。
其實卻也解決了弱勞力者的就業問題,屬於以工代賑的一部分。隨著商路漸漸恢復,往來的商旅漸漸恢復,也大大緩解了支出問題。
“驛丞,速速換馬。”一隊人馬在館驛門口停下,為首的軍官大聲叫道。
年邁的驛丞連忙出來。讓配屬驛站的少年役夫牽馬過去,然後將大汗淋漓的挽馬換下來,帶到後面擦乾身子,餵它精細豆料,好好恢復。
按照最近突然多起來的炮車。恐怕明天還會有一兩輛路過,照此算來。
這些馬只能休息一天,就又得跑上五十里了。
“再打點水來,為了省馬力,弟兄們都是在路上跑的。”那軍官齜牙咧嘴,從腰間鞓帶上解下椰瓢,灌了口水喝。
“長官們要用些吃食麼?”驛丞上前好聲詢問道。那軍官看看天色,道:“前頭再說吧,今日已經慢了一程。”役夫換好了馬,軍官又檢視了一下車輪車轂,吹哨下令繼續趕路。
驛館裡一應商旅看得新奇,等那驛丞進去,紛紛扯住了問道:“這是哪裡的軍爺?又是哪裡要打仗了麼?”驛丞滿臉皺紋都笑開了,道:“你們沒見那長官肩上的徽標麼?那是太子爺的兵馬。”
“怎地如此多火炮?”又有人問道:“也不知是哪裡來的。”驛丞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權當沒有聽到。
櫃檯裡記賬的小夥計抬頭看了一眼,再次埋入書冊之中,看似是在記賬,而筆下的文字卻是剛才問話那人的容貌特徵,最後甚至還畫了個輪廓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