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顧往生和慕小珩要全程陪著小花,直到順利的看她和新郎拜完天地,他們才會離去,前往下一個目標地點。
至少現在的慕小珩是這麼認為的。
“慕小珩!你還在磨蹭什麼?你把新娘子打扮好了沒有啊?新郎都騎著馬來接新娘子了!你快麻利點把新娘子背出來!”
顧往生隔著小木門在小花家的院子裡大喊,很明顯他受這喜慶的氣氛所感染,連說話都激動的聲量提高了好幾個分貝。
但屋內的慕小珩聽見他這叫喊卻傻眼了。
他沒說跟她說過當陪嫁娘還要背新娘的啊!怎麼背?確定沒開玩笑吧?她這小胳膊小腿,看著還沒小花壯實。
“咚咚咚——咚咚咚——”
顧往生不斷的敲門,催促著慕小珩。
“快點快點!新郎和迎親的隊伍都等不及了!”
慕小珩想哭,又不是他成親,他激動個什麼勁兒?
慕小珩又轉頭去看小花,只見小花早就自己蓋好了紅蓋頭,站在了一個小木圓凳上,做好了等著慕小珩揹她的準備。
慕小珩的嘴角抽搐了一下——沒有退路可言!
這筆賬先記顧往生頭上。
慕小珩背起了小花。
這小花,看著塊頭不大,重量倒是不可小覷。
慕小珩在心裡把顧往生給千刀萬剮了無數遍,恨這個缺貨事先不給她雕一個莽撞一點的,看起來就很力大無窮的木偶小像。
“你怎麼這麼慢!”顧往生斥責慕小珩,“快快快,新娘上花轎。”
“新娘上轎!起——轎!”
終於,小花踏上了她的大紅花轎。
那麼下一階段就是按喜來鎮的風俗來進行“迎新娘紅妝十里”的繞鎮遊行了。
當然作為陪嫁孃的慕小珩,是必須要跟在小花的花轎後,陪她游完這十里。
“顧往生,我恨你!”這是花轎走完二里地慕小珩對顧往生說的話。
“這你就走不動了?矯情。”顧往生因為有答應小花做她的送親人,所以也要同慕小珩一起,陪著小花走完這十里地。
喜來鎮的送親習俗說是要走完送親十里,其實實際送親人要走路的可遠遠的不止十里。
喜來鎮這個地方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
附屬佔地有千餘里,鎮的東南西北分別架有四座寬六米,長百餘米的鵲仙橋。
每逢嫁娶,四座鵲仙橋上一早就會站滿行人。
因為喜來鎮的嫁娶風俗之一就是:新人結親,遊行當日新郎新娘必須同過四座鵲仙橋。
而鎮上的鎮民只要一知道今天若有人結親就會早早的去到鵲仙橋等待。
因為送親的隊伍若見得鵲仙橋上有人,就必須得停下來。
新郎下馬,給橋上等待的鎮民發喜錢。
眾民則百口不一的發自內心為這對新人送上自己美好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