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保險也行,就當零時工,多少也能補貼一點家用,關鍵是離家近,方便。
姝歆的要求很簡單:安全第一,時間可以再松一點。
吳婧倪很高興,表示一定好好看著諮詢室,讓她放心。
……
所有事情安排妥當,徹底從工作室解放出來。
接下來她把更多時間用在鍛鍊上,幾乎每天都泡在各種武館拳館裡,或是騎著共享車在城市裡到處轉悠。
健身,尋人兩不誤。
姝歆的生活走上正軌。
過了幾天,姝歆給家裡打電話,說自己前段時間又去做了疤痕修復手術,效果還不錯。
家人都很為她高興,然後又問她錢夠不夠用。畢竟面容修復很花錢的。
姝歆說自己現在工作室生意還行,讓他們不用擔心。
打完電話,姝歆長長撥出一口氣,算是為自己以後在外面完全恢復正常人的樣子做下鋪墊。
再過幾天,她就可以正式摘下口罩了。
當了七年多的醜八怪,被異樣的眼光看了七年,被閒言碎語包裹了七年,終於可以擺脫了。
因為上次在副本世界裡解開潛藏在她內心深處的結,姝歆現在對於機車和七年前發生的事已經完全釋懷。
算是從真正意義上完成了自我身體和心靈的雙重重生。
姝歆去拳館武術館裡學習的時候都收著自己的真實實力,而且,她發現透過這種下意識的控制,自己對自己力量速度之類的控制更加精準。
曾經她看一些影視劇裡某高手總會說“我只用了一成/三成的力……”。
她能理解自己在拎某件物品時自己感覺很輕鬆或者特別重,卻一直不明白,究竟是怎樣去衡量自己使出的力量在總力量的佔比?
難道在出拳的那一刻就能精準計算出只有五斤或者十斤?
怎麼去控制?
現在,她知道了。
因為感知的提升,她對自己身體機能更加了解,對身體的控制力更加精準,所以她可以控制自己做出的動作的力度。
甚至當精神力特別專注的時候,她可以預判自己做出動作下一刻的執行軌跡等等。
當姝歆可以精準控制自己力量後,她慢慢融入到其他人,一起練習。
她主要是看別人怎麼出拳收拳,如何對抗,如何躲避等等。
當別人一拳打來時,根據對方出拳的發力點,拳頭在空中劃過的路徑,是選擇直接對抗還是避讓。
直接對抗該怎麼接招?以拳對拳,以掌對接,還是揮手格擋等等。
避讓的話是側身避開,下蹲,亦或後退…
對於普通人而言,面對攻擊,其實內心是知道自己該避開或者格擋,但身體卻不能做出反應,或者說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動作。